head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政务要闻

《赣南日报》整版刊发!勇攀高质量发展新高峰——2024年全南县政府工作报告速览

来源: 全南县 访问量: 发布日期: 2024-02-11 08:14:00 【字体: 打印
分享到:

2月9日

《勇攀高质量发展新高峰——2024年全南县政府工作报告速览》专版稿件

在《赣南日报》刊发

稿件报道了全南

2023年工作回顾

2024年工作安排



现转载全文,以飨读者。

↓↓


精致典雅的全南县城。
2023年工作回顾
小县也有大发展

  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风险挑战,出台拼经济拼发展“22条”政策措施,加强经济运行监测分析,推动主要经济指标逐季好转、逆势争先,保持了换届以来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预计全年GDP同比增长7%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4.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7.6%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左右,利用省外2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同比增长7.2%左右,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同比增长5%11%左右。预计GDP增速位列全省前列、全市前列,多数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有望继续保持全市“第一方阵”。


小县也有大作为

  大力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全年引进项目43个、签约金额205.6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瀚鸿光电、道诚科技、共创达新能源等24个主导产业项目密集落户,产业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实施“八大行动”重点项目137个,完成年度投资171亿元,同比增长37.4%18个省大中型项目、6个省重点项目提前一个月完成投资计划。争取上级资金超40亿元,其中上级各类转移支付及补助22.1亿元,较上年净增7.1亿元,为历年之最;大吉山钨矿独立工矿区经过层层竞争,获得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全省仅3个;争取2024年增发国债项目11个,资金达5.38亿元,项目数全市第1、资金量全市第3,获市政府通报表扬。全县上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氛围越来越浓厚、成效越来越显著。

小县也有大舞台

  荣获省、市综合考核、开发区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获评第七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市级以上荣誉77项。多项工作经验得到上级推介,婚俗改革入选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典型案例,得到省委主要领导肯定认可;在全国加强财政衔接资金管理使用培训班上,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围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管理机制作典型发言。设立全省唯一、首个以县域命名的独立展馆,精彩亮相第六届进博会;全南擂茶等“非遗”先后受邀参加国际非遗节、中国旅游产业年会,走向世界舞台、走进大众视野。高质量承办第29届全国攀岩锦标赛暨巴黎奥运会国家攀岩集训队选拔赛等重要活动,全南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01
坚持量质齐抓,产业升级步伐加快
  工业经济蓬勃发展。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家,总数突破100家。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用电量增速全市靠前,工业税收增长38.7%、占税收收入比重提升6.2个百分点。络鑫科技完成股改登记,中傲新瓷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瑞隆科技、松岩新能源被认定为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龙门工业新区初步建成并投入使用,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基本建成,标准厂房七期建成并投入使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新增5G基站89个、上云企业700家,“智慧全南”获评全国“鼎新杯”数字化转型应用大赛一等奖,大吉山钨业数字化矿山项目获评省级应用场景示范项目。品质农业扩面升级。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县粮食应急储备库建成并投入使用。蔬菜播种面积突破12万亩,水产养殖面积突破2.3万亩,生猪出栏50万头、家禽出栏276万羽。引进农业加工类项目13个,新认证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2个,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个,自然之星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示范基地。现代服务业有力复苏。新登记市场主体2421户、同比增长16.4%。入选全省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创新创业(电商)园被评为全省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维也纳酒店、悦汤泉民宿、茅山康养民宿建成运营,攀岩小镇命名为江西省攀岩训练基地、列入全省特色小镇培育名单,开展“跟着四季游全南”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接待游客、旅游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5%29%,全南文旅9次荣登央视。
02
坚持破立并举,改革创新活力迸发
  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提升。建立营商环境“指标长”、每月回访和坐班协商机制,完成“赣服通”5.0和江西政务服务网全南分厅升级,涉企服务事项全部“一网通办”,企业开办全流程最快1小时办结,企业登记平均用时15分钟,工业项目审批时限再压减39个工作日。探索“一业一证”改革,超市、餐馆等13个行业实现一表申请、一窗受理、一证准营,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全力提振市场主体信心,全年减税降费2.8亿元、留抵退税3506万元,兑现奖补资金约1.2亿元。国企改革持续深化,市政集团总资产接近200亿元;县旅发集团4亿元非公开公司债券在上交所顺利发行。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瑞隆科技被评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先后获蔚来资本、小米产投领投;松岩新能源被评为“瞪羚”企业。全年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89家,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3家、创历史新高。佳信捷、时尚美、贵航新能源等3家企业获批组建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数量达34个、居全市前列。设立驻深港人才工作联络站、乡村振兴人才工作站,引进高层次人才46名、同比增长70%
03
坚持区域协同,城乡品质不断提升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全力推进“创文巩卫”,市容环境干净整洁、文明有序。完成老公安局家属楼、滨江社区、老气象局、老食品厂等老旧小区改造和255户棚户区改造,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4149套。新建5个停车场,增加停车位700余个。建成县自来水厂3万吨/日扩容工程和第二自来水厂,全面解决了城区、园区用水问题。新建城区污水管网19公里,污水收集率提升13个百分点。“七路一公园”项目获评国家优质工程奖。连续第4年被评为全省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考核先进县。和美乡村不断提升。打造美丽宜居示范乡镇2个、美丽宜居村庄9个、新农村点60个,连续第3年被评为全省美丽宜居先行县,雅溪村获评全国第三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城乡路网更加便捷。交通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路住坝桥完成重建,X877龙下县界至社迳江口升级改造工程实现通车,新(改)建县乡村道路43公里。生态环境稳定向好。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优良率达99.7%,并列全省第4;过境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质全面达标,水质综合指数同比变好。完成低质低效林改造4.4万亩、水土流失治理6.2平方公里,全南桃江国家湿地公园通过验收,入选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示范创建基地。
04
坚持成果共享,民生改善温暖民心
  近八成财力用于民生类支出,18件重点民生实事基本完成。脱贫成果巩固拓展。5431885人稳定消除致贫返贫风险,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近1.7万元、同比增长15.1%。实施衔接资金项目101个,辐射带动1.8万余农户、653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增收。改造提升农饮工程73处,提升4.2万农村群众饮水安全水平。连续六年省综合考核被评为“好”的等次。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赣州惠民保”正式上线,多层次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建成乡镇食品安全快检室9个,改建公立普惠托育机构6个,完成中寨、陂头敬老院改造提升,新增托育托位260个、养老点位100个。公共服务持续优化。完成燕园实验中学扩建二期等校建项目6个,新(改、扩)建校舍1.46万平方米,新增学位1200个、园位450个,全南中学被评为全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价进步单位。建成新疾控中心、人民医院康复大楼、疫情防控集中收治病区,县总医院挂牌运行,人民医院、妇保院实现功能整合,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获评全省防震减灾工作考核优秀县、全省森林防火先进县。政府债务率处于合理区间,金融、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落实保平安、护稳定、促发展各项举措,着力推动更高水平的平安全南、法治全南建设。优化“访调诉”一站式服务中心,创新打造矛盾纠纷“云调解”平台。2023年我县公众安全感、夜间出行安全感、政法各单位群众满意度、扫黑除恶满意度等七项指标均排名全市第1,创历史最好成绩。
05
坚持内外兼修,自身建设效能增强

  始终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深入开展第二批主题教育,政府党组形成调研报告9个,完成典型案例调研2个,解决影响高质量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问题29个,得到省、市主题教育办肯定,政府自身建设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中得到加强。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建成首个县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全省“百场公益普法基层行”活动启动仪式在全南举办,县司法局获评全省“法治为民好榜样集体”。办理人大代表建议93件、政协委员提案64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坚持节用裕民,“三公”经费、一般性支出持续压减。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全力抓好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大力开展“提素质、改作风”专项行动,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向好。

  同时,双拥共建、国防动员、人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扎实有效,“尊崇工作法”深入开展。消防救援、防震减灾、气象、审计监督、科学普及、民族宗教、对台事务、外事、侨务、档案、史志、供销、工会、残疾人、青少年、妇女儿童、红十字、慈善志愿等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



全南县天排山风力发电场。
2024年工作安排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围绕省委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和市委“三大战略、八大行动”,着力打造“四地”、加快建设“四区”,切实增强经济活力、改善社会预期、增进民生福祉、推进共同富裕、防范化解风险、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南篇章。




01

   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
做强高质量发展硬核支撑

  ●推进产业链式发展。大力实施“3316”行动计划,力争规上工业营收增长16%以上、总量突破125亿元。电子信息产业领域,推动圣昌科技、禾太电子等企业扩规模、增效益,加快瀚鸿光电、鑫泰智能等项目建设,力争集群营收突破50亿元。有色金属和新材料产业领域,支持盛和新材料、国威锆铪、新资源等企业做大做强,力争集群营收突破40亿元。新能源产业领域,以赣锋锂业为龙头,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融合发展,力争集群营收突破35亿元。

  ●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实施“链主”企业培育计划,把华派科技、络鑫科技培育成年营收超5亿元企业,盛和新材料、瑞隆科技、松岩新能源培育成年营收超10亿元企业。指导小微企业做大做强、入规入统,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家以上。扶持秦锐智能、盛全新能源等5家企业成长为市级“金种子”“银种子”企业,助力络鑫科技尽早上市。支持桢田科技、佳信捷等企业申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推动园区扩容升级。加快龙门工业新区建设,推进二期1000亩建设用地开发。启动标准厂房八期20万平方米建设,推进智能装备制造产业园二期96亩土方平整。大力实施“节地增效”专项行动,盘活闲置用地200亩以上、闲置厂房8.2万平方米以上。完成园区管理体制和薪酬制度改革,推行“管委会+平台公司”模式,实现“园区事园区办”。力争园区营收突破120亿元,争创省级开发区先进园区、省级绿色园区。

  ●强化数字赋能增效。大力实施智能制造升级工程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主动融入赣深数字经济走廊,引进数字经济产业项目20个以上。加强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新开通5G基站70个以上。支持骨干企业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生态平台,培育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5家以上,力争培育智能制造标杆企业1家、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收增长10%以上。

02

   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兴县,
推动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进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0家以上,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4家以上、高成长性企业3家以上。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骨干企业与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研发机构,指导企业申报市级以上创新平台3家以上。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实施县本级科技计划项目15个以上。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多渠道增加公办园位,使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60%以上。实施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三年行动,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与广州市番禺职业技术学校开展合作共建,探索“湾区+老区”职业教育联动发展。

  ●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出台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人才集聚若干措施,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打造“1+3”乡村振兴人才平台,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大力开展“湾区人才全南行”活动,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10名以上、产业急需紧缺人才180名以上,落地高水平人才项目5个以上。加快推进人才公寓、人才食堂改造提升,用好管好人才驿站、人才疗养基地,让各类人才住得舒心、留得安心、发展顺心。



在江西百视光学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正在赶制订单。

03

    聚焦乡村全面振兴发展,
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坚决守牢两条底线。新(改)建高标准农田1万亩;坚持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完成播种粮食面积16万亩、油料作物3万亩以上,新(改)造7800亩油茶林,确保粮油储备分别稳定在1500吨、20吨以上。用好“三个三”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机制,深化“五个一”后扶模式,扎实开展产业就业创业提升行动,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水平。精准务实培育乡村产业,将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用于产业发展比重提高至65%,稳定增加脱贫群众收入。

  ●大力发展品质农业。推动有机蔬菜适度扩面,扶持肉鸽、蛋鸡等畜禽养殖发展壮大,推进甲鱼、鳗鲡鱼等特色水产养殖稳产增效,力争家禽出栏突破1000万羽、特色水产突破3000吨。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头雁引航·雏鹰振飞”行动,新培育年营收超亿元企业1家,引进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项目2个。支持现代牧业、丰淼水产、金苒鸽发展食品精深加工,推动预制菜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亿元。积极开展富硒、绿色、有机等品牌认证,认定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圳品”各2个以上,争取金龙镇水口村创建首个“盒马村”。

  ●加快建设和美乡村。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完成5个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47个村庄规划编制,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打造美丽宜居示范乡镇1个、示范村庄9个、新农村建设点34个,确保6个乡镇成功创建国家卫生乡镇,实现高质量全域创卫。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完成10KV及以下配电网建设改造任务,完成灌区节水改造,启动小型灌区建设,对248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实行统一管护。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化移风易俗,构建乡村善治格局。

04

   聚焦扩大内需、释放潜力,
筑牢高质量发展战略基点

  ●全力扩大有效投资。实施“八大行动”重点项目120个,全力推动寻全高速西延建设,实施大吉山钨矿独立工矿区改造提升、石背水库、城南片区排涝泵站等一批重大项目,全年新入库项目60个以上,完成投资170亿元以上,全面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关键作用。用好商务部、国开行对口支援优势,紧跟上级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滚动谋划储备项目270个以上,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增发国债、政府专项债等上级资金40亿元以上。

  ●全面激发消费潜能。配套发放电子消费券300万元,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提振新能源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新入规商贸企业10家以上。积极培育体育赛事、文娱旅游等消费增长点。高质量办好攀岩赛事,持续聚集人气、带动消费。推动鼎龙·十里桃江、黄埠教育小镇积极稳妥复工复产,加快黄田江生态康养等项目落地,引进投资主体开发大吉山工矿遗址、陂头八一垦殖场等资源,打造绝美全南的全域旅游格局。

  ●全域畅通内外循环。推动井大高速南延项目纳入江西省“十四五”高速公路网规划中期调整。开展G535含水大桥至镇仔段公路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启动G535汶坑至吊兰寨、X880龙兴水库至兆坑和X345南迳圩镇至杨坊等公路改造工程,实施森林防火应急道路建设项目63.4公里,推进县乡村道提质增效,启动“四好农村路”国家级示范县创建工作。大力开展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互联网+第四方物流”供销集配体系建设,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通道。

05

   聚焦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激发高质量发展动能

  ●推进更大力度招商。组建17支招商队,聚焦电子信息、有色金属和新材料、新能源三条产业链,瞄准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行业龙头、上市企业等持续开展招大引强。组建重大项目洽谈小组,提高招商项目落地率。力争全年引进项目总投资240亿元以上,新引进超10亿元项目17个以上,其中超20亿元项目4个,在超50亿元项目上取得新突破。

  ●打造更优营商环境。深入推进“无实体印章”“无纸质证明”城市、“一业一证”等改革,迭代升级“赣服通”6.0、“赣政通”3.0,推进市场主体纸质档案电子化。搭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超时预警平台,推动项目审批用时提速25%以上。大力推行“民意速办”,及时解决群众诉求。积极探索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打造政务服务升级版。精准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政策措施,推进更多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打响“全速办”营商品牌。

  ●推动更深层次改革。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强国有企业精益化管理,做优做大国有资产,推动国有企业由城投类向产业类转型,提升国有企业“造血”功能。完成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任务,扎实开展农业生产“大托管”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美丽活力乡村+民宿”联动建设等国家、省市试点任务。持续扩大婚俗改革、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管理机制等改革品牌影响力,创新谋划改革举措,力争创造更多全南特色经验。



江西自然之星龙源坝镇万背蔬菜基地。

06

   聚焦完善功能、提升品质,
打造高质量发展宜居城市

  ●提升城市发展能级。完成县城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有序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城中村改造“三大工程”。实施和谐小区、贸易广场、汇景新城、金文花苑一期等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原车站改建农贸市场。新增城区停车位600个,完成南海大桥拓宽改造,彻底打通雅溪路至工业大道“断头路”,实施骏宏路至龙祥路道路整治、杰友路连通晶阳路等项目。

  ●加强城市精细管理。持续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水平,巩固国家卫生县创建成果,加快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优化社区管理服务,成立桃江新区社区居民委员会。加强市政公共设施安全运行管护,常态化开展市容乱象整治,提升背街小巷、无物业小区管理水平。积极探索污水管网市场化运维,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体系。

  ●加快镇域经济发展。深化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高镇村财务管理水平。大力提升北部片区开放水平,引入投资主体建设全南北服务区。完成城厢镇商贸中心、社迳乡农贸市场改造。出台鼓励乡镇招商税收分成制度,加大乡镇招商力度;推动各乡镇发展1个以上特色农业产业,开发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产品。因地制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力争村均年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

07

   聚焦绿色转型、低碳发展,
厚植高质量发展生态优势

  ●巩固污染防治成果。严控“四尘三烟三气”,确保PM2.5年均浓度控制在20.9微克/立方米以内,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高于97.4%。加快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二期扩建工程,确保过境断面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保持国家Ⅲ类以上。持续抓好污染地块风险管控和修复,推动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稳定在93%以上。

  ●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推进镇仔片区生态环境系统治理,实施全南桃江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完成桃江南迳热水段、县城岗背段14公里主要支流治理和黄田江龙源坝寨下等4段防洪工程、30公里中小河流治理,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6平方公里。加强生态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常态化抓好森林资源保护、松材线虫病除治和森林防火,改造低质低效林4.11万亩,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加快生态价值转化。有序推进“碳达峰九大行动”,严格落实“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合理控制能耗总量,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上马。支持络鑫科技、新资源创建省级绿色工厂。加快建设乌梅山二期风电场、瑶山风电场和三润楠木山风电场。深入推进全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示范基地创建,启动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工程,加快“湿地银行”建设,争创省级“两山”实践创新基地。



在攀岩比赛中,运动选手正奋力攀登。

08

   聚焦改善民生、社会和谐,
擦亮高质量发展民生底色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大治欠保支力度,维护农民工工资报酬权益。全面推进实施“赣州惠民保”。推动农村“安养工程”建设提质扩面,改造提升乡镇敬老院配套设施,新增城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个。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确保城市社区托育服务机构覆盖率达40%以上。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多措并举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儿童友好型城市。

  ●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力办好10件重点民生实事。实施卫生健康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三年行动,加快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整合县域医疗资源,构建合理有序的分级诊疗制度。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开展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改建工人文化宫,用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常态化开展六项文明实践活动、“文明集市”特色活动。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全民健身运动,共建共享健康美好生活。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持续深化双拥共建。有效防范化解金融、地方债务、房地产等重点领域风险。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立足“全灾种、大应急”,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和基地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和信访积案,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持续用力打击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全南。

09

   聚焦依法行政、狠抓落实,
凝聚高质量发展强大合力

  ●坚持对党忠诚讲政治。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强化讲政治、抓落实的鲜明导向,坚决抓好巡视巡察、审计反馈问题整改,确保上级决策部署和县委工作要求不折不扣落地见效。

  ●坚持严守规矩重法治。深入开展“八五”普法,健全合法性审查机制,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加强政务公开和政府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坚持担当实干抓落实。开展“大抓落实年”活动,树牢“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的效率意识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对定下的事情、部署的工作,立说立行、办就办好。主动对标先进,提高工作标准,敢于同高的比、跟强的争,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

  ●坚持清正廉洁守底线。深入开展“提素质、改作风”专项行动,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大力整治重点领域和群众身边腐败问题,一体推进“三不腐”。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全面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严控一般性支出,用政府的“紧日子”保障人民的“好日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件
foot
主办:全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全南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网站ICP证:赣ICP备0600102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7290002
网站技术电话:0797-7162740 地址:江西省全南县含江路16号 邮箱:Jw_qn@ganzhou.gov.cn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