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全文转载如下
以飨读者
建立精准到户到人的监测帮扶机制。搬迁群众绝大多数是跨镇、村搬迁,为避免后扶工作出现“两不管”“两头松”问题,各安置点建立了到户到人的监测帮扶机制,明确了谁来监测、如何帮扶的问题。一是建立“每月回访+重点研判”常态监测机制。各安置点配备1至2名专职管理员,明确所属村(社区)书记和专职管理员对安置点搬迁户每月开展1次上门访,重点关注搬迁群众家庭的家庭成员、身体状况、产业发展、就业务工、人均收入变化,以及政策享受、结对帮扶、社区融入、诉求解决、突发困难等情况。创新建立“安置点防贫监测负面清单”,对达到“负面清单”所列的10项评判要素中5项以上的,进行重点研判,对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纳入帮扶。二是建立“迁出地+迁入地”帮扶干部“二对一”结对帮扶机制。对纳入监测帮扶的46户搬迁户,由迁出地、迁入地各安排1名干部联合结对帮扶,与对象面对面算细账、找问题,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三是建立每月例会机制。明确各安置地乡镇党委书记为安置点总召集人,每月到安置点召开工作例会,现场办公调度每月回访、双向帮扶等工作,现场解决问题;驻村第一书记、专职管理员、帮扶干部参与防贫监测研判,有效压实各方责任。
建设就近就业的产业基地或帮扶车间,把提升就业质量作为全面夯实搬迁群众稳定增收的基础。一方面,持续巩固现有就业。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的优势,坚持有序引导搬迁群众省外务工和本地工业园区入企就业“两手抓”,并切实加强务工就业动态监测,做到“知去向、常联系、有帮扶”,搬迁劳动力外出务工比例稳定在90%以上。另一方面,重点聚焦“四类人群”。对“有就业、质量低”人群、“有意愿、缺门路”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送岗服务、技能培训,深化就业供需对接,216名“打零工”人员找到新岗位,年平均就业时间从3个月提高到10个月;对“有空闲、劳力弱”人群和“有拖累、出门难”人群,各安置点充分盘活土地资源,建设蔬菜、脐橙等产业基地5个,带动31户搬迁群众“统分结合”参与发展;采取“企业+帮扶车间+搬迁户”模式建立帮扶车间7个,计件发放报酬,灵活安排上下班时间,吸纳71名搬迁弱劳力“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1200元以上。
引导打造离乡不离土的小微菜园。搬迁群众有“故土难离”的情结,为使他们更好地融入新社区,各安置点充分利用周边空间创办“小微菜园”。目前,已建成菜园总面积约28.7亩,304户有种菜需求的搬迁户户均分配54.59平方米左右的菜地。“小微菜园”不仅让搬迁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有地种,找到农民对土地的情怀和对新家园的归属感,还可以省下买菜钱,降低日常生活支出成本,深受搬迁群众好评。周边土地资源较丰富的南迳、陂头、龙源坝等安置点还进一步拓展菜园面积,鼓励20余户搬迁户发展“菜园经济”,既满足自家食用,又可增加收入,“小微菜园”成为搬迁群众的“暖心田”。
创建“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对各安置点便民服务中心的功能设施、服务能力进行“提档升级”。一方面,完善功能设施。重点对方便群众生产生活、满足文化需求的设施进行完善,如每个安置点都设立了图书室、文娱活动室、便民超市等,因地制宜设立“孝老食堂”“托幼学堂”,用心用情服务好“一老一小”。另一方面,提升服务能力。整合相关部门职能,下放办事权限,简化办事流程,在安置点“一站式”便民服务窗口全面推行服务清单制,梳理出生活缴费、居民医保、养老保险、应急救助、残疾人和高龄老人补贴申请等“直接办”“代理办”常办事项43项。对“直接办”事项,即来即办,即办即结;对需要上级部门审批的事项,由服务窗口统一收集、分类,视情况由专职管理员或结对帮扶干部跑腿代办;对不属于业务受理范围内事项,则实行“导引办”。
营造宜居和美的社区环境。强化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探索搬迁群众集中居住形态下的社会治理新模式。一是完善管事议事机制。安置点管理工作由所在乡镇党委书记负责牵头统筹,成立党支部(党小组)和居民理事会,所在村(社区)书记兼任理事长,负责日常管理,每栋楼选定一名“楼栋长”,有效畅通了居民说事、议事、办事渠道。二是激发共建共治活力。由居民理事会牵头制定《住户自治公约》《社区文明公约》等管理制度,每个社区成立由乡村干部、帮扶干部和安置点居民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婚俗新风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助老帮困等活动。三是培育感恩文明新风。每个安置点均建有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点,创新运用“积分兑换”等激励措施,广泛开展评选“道德先锋”“文明卫生家庭”等荣誉,开展系列文体活动210余场,促进了搬迁群众真正融入安置社区新生活。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