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当月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当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13947万元,同比增收2423万元,增长21%。其中:上划中央“四税”收入2405万元,同比增收62万元,增长2.6%;上划中央所得税2082万元;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16万元,同比增收1640万元,增长24.6%。
当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33286万元,同比增支1031万元,增长3.2%。
(二)财政预算收支累计完成情况
1、财政收入
元月份,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13947万元,同比增收2423万元,增长21%。其中完成税收收入10173万元,同比增收138万元,增长1.4%,税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72.9%,比上年同期下降14.1个百分点。
分部门看:税务系统征收10173万元,同比增收138万元,增长1.4%;财政系统征收3774万元,同比增收2285万元,增长1.54倍。
分级次看: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316万元,同比增收1640万元,增长24.6%;完成中央级财政收入4487万元,同比增收143万元,增长3.3%,其中:上划中央“四税”收入2405万元,同比增收62万元,增长2.6%;上划中央所得税2082万元,同比增收81万元,增长4%;完成省级财政收入1144万元,同比增收640万元,增长1.27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项目看:
(1)税收收入4542万元,同比减收645万元,下降12.4%。其中:
①增值税1680万元,同比下降20.2%;
②企业所得税28%部分869万元,同比下降7.8%;
③个人所得税28%部分102万元,同比增长17.7%;
④五种小税927万元,同比下降28.5%;
⑤城建税244万元,同比增长5.2%;
⑥车船税372万元,同比增长82.4%;
⑦环境保护税15万元,与上年持平;
⑧契税333万元,同比增长24.7%;
(2)非税收入3774万元,同比增收2285万元,增长1.53倍。
①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3万元,同比减收1337万元,下降99.8%。其中:行政性收费收入3万元,同比减收920万元。
②专项收入158万元,同比增收9万元,增长6%。其中:教育附加收入158万元,同比增长6%。
③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3400万元,净增3400万元。
④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13万元,净增213万元。
2、财政支出
元月份,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33286万元,同比增支1031万元,增长3.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5853万元,同比增支795万元,增长15.7%。
(2)公共安全支出911万元,同比减支268万元,下降22.7%。
(3)教育支出5339万元,同比增支1024万元,增长23.7%。其中:普通教育支出3953万元,同比增长34%。
(4)科学技术支出1006万元,同比增支860万元,增长5.9倍。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221万元,同比增支9万元,增长4.2%。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513万元,同比减支331万元,下降4.8%。
(7)卫生健康支出4011万元,同比减支363万元,下降8.3%。
(8)节能环保支出785万元,同比增支201万元,增长34.4%。
(9)城乡社区支出2660万元,同比减支1374万元,下降34.1%。
(10)农林水支出3434万元,同比增支193万元,增长6%。
(11)交通运输支出794万元,同比增支99万元,增长14.2%。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33万元,同比增支1044万元,增长11.7倍。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0万元,同比减支48万元,下降82.8%。
(14)金融支出3万元,同比减支3万元,下降50%。
(15)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112万元,同比减支44万元,下降28.2%。
(16)住房保障支出170万元,同比减支156万元,下降47.9%。
(17)粮油物资储备支出88万元,同比减支26万元,下降22.8%。
(18)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240万元,同比减支574万元,下降70.5%。
(三)1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基金收入
元月份,未入库政府性基金收入。
2、基金支出
元月份,基金支出8262万元,同比减支5783万元,下降41.2%。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1)城乡社区事务支出7817万元,同比减支6144万元,下降44%。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7802万元,下降42.9%;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15万元,下降95%。
(2)抗疫特别国债支出445万元。
二、财政预算收支运行情况
(一)财政收入完成首月“开门红”。为切实扭转上年收入下行态势,元月份以来,财税部门加强收入调度,做到早谋划、早布置,加上得益于助企纾困及减税降费各项政策的加速落地见效,财政收入首月实现“二字头两位数”增长,达到1.39亿元,同比增长21%。其中: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316万元,增幅达24.6%(与上年同口径相比增长33.9%)。财政总收入和公共预算收入增幅分列全市第2位和第4位,排位较去年分别前移了14位和3位。
(二)重点税源支撑作用明显。在全县推动“六稳”“六保”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的推动下,市场主体活力不断增强。元月份,全县148户重点税源企业完成税收6187万元,较上年增长16.2%。其中稀土行业中新资源完成税收729万元,同比增长43.1%;房地产行业中宝宸置业完成税收373万元,同比增长5.5倍;电子设备行业中群英达电子完成税收182万元,同比增长106%;水电行业中天润天排山新能源增收225万元。当月税收增幅较上年高出7.2个百分点。
(三)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一是兜牢兜实“三保”支出底线,坚持把“三保”放在财政支出的优先位置,元月份全县完成“三保”支出10479万元,支出进度达到10%,超序时进度1.7个百分点。二是守住民生底线,足额保障低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统筹调度财政资金,确保困难群众过好春节,元月份发放困难群众各项救助资金和补贴739.2万元(按时发放1月份救助和补贴386.91万元,提前发放2月份救助和补贴352.29万元),同时为全县重残重病人员增发一个月低保生活补助89.05万元,全力提升困难群众幸福感。三是在春节临近导致人员流动性加大的关键节点上,紧抓疫情防控工作不放松,全力保障疫情防控支出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