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

五型政府工作简报(2020年第3期)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 2020-03-30 18:02:39 【字体: 打印

3

县“五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330

专报信息

县扶贫办打好“四张牌”有效应对疫情

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一、打好“就业牌”,增加贫困劳动力就业收入

一是“一人一策”帮就业。全面摸清疫情对贫困劳动力带来的影响,由帮扶干部落实“一人一策”,积极提供就业服务,精准对接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园区企业、公益性岗位及劳务输出等就业途径,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实现返岗就业。协同推进“线上线下”招聘,点对点精准发送线上招聘二维码12000多人次,开展送工送岗活动90余场次,向省外组织输送贫困劳动力1800多人。截止3月底,实现有就业意愿未就业贫困劳动力全部“清零”。二是“一企一策”稳就业。下派192名驻企代表进企业,建立“一对一”服务机制,指导帮助企业疫情防控安全合规。通过“一企一策”帮助企业复工复产,已有1500余名贫困劳动力在县内企业、产业基地实现返岗就业,新增扶贫车间1家,全县15家扶贫车间实现复工复产,吸纳贫困劳动力319人。三是“一村一策”扩就业。每个行政村新增不少于2个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其中贫困村不少于4个扶贫公益性岗位,新增岗位向贫困弱劳力倾斜。同时,将今年光伏扶贫发电收益的80%用于贫困人口公益岗位和公益事业劳务费用支出,进一步拓宽贫困弱劳力就业渠道。目前,全县新增公益性岗位236个,公益性岗位安排就近就业1417,实现贫困弱劳力就业兜底。

二、打好“产业牌”,稳定扶贫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抢抓农时备春耕。帮助贫困户购置种子、化肥等农资,开通农用物资运输“绿色通道”,保障农民群众春耕春种、农业企业复工复产。针对疫情影响调整产业奖补政策,鼓励引导贫困户发展水稻种植“单改双”和种植花生等油料作物,除可享受产业奖补政策外,每亩再增加300元补助;对贫困户领种抛荒地的,由村集体负责流转,并免收土地租金。目前全县已完成4.32万亩早稻播种面积。二是挂点帮扶促提升。制定了全县扶贫产业挂点帮扶巩固提升实施方案,由县级领导及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分别挂点建设一个扶贫产业经营主体,驻村帮扶单位帮助挂点村至少发展一个扶贫产业或就业车间。巩固提升一批带贫益贫产业经营主体,建设一批特色产业扶贫基地,补齐扶贫产业发展和带贫益贫机制短板,目前已落实挂点帮扶经营主体48个。三是消费扶贫拓销路。坚持“线上+线下”并进,以消费扶贫带动产业发展。统一编制发布滞销农产品推荐目录,动员各基层工会组织采购因疫情影响滞销的扶贫产品作为工会福利,助推滞销积压扶贫产品清零,目前已完成工会采购70多万元。通过抖音、微信等新网络平台常态化推介扶贫产品,拓宽销售渠道。目前,已申报认定扶贫产品8个,编制滞销农产品推荐目录4期,帮助销售滞销农副产品金额达120多万元,实现贫困户滞销农副产品全部“清零”。

三、打好“兜底牌”,落实特殊对象保障措施

一是提标稳保增收入。根据疫情影响和物价上涨指数,及时发放临时价格补贴。一季度全县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68.326万元,补发提补资金45.382万元,发放特困资金25.475万元,发放临时价格补贴10.2087万元。二是应纳尽纳兜底线。对未脱贫建档立卡户、收入不稳定的已脱贫建档立卡户、贫困边缘户以及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经营、就业造成基本生活困难等群体全面逐一摸排,符合条件的简化审核审批手续,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保障范围。受疫情影响,一季度全县新增农村低保72112人,发放临时救助2699.9万元,发放孤儿资金113.8万元,发放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资金215.225万元,。

四、打好“督战牌”,确保政策措施落实落细

一是聚焦“三类群体”挂牌督战。实行县乡领导挂户包干制,做到逐户上门了解情况、逐户制定“一户一策”、逐户补齐短板。围绕防止返贫致贫,对受疫情影响的贫困户和边缘户,重点监测产业发展、就业务工等情况,发现风险增补措施,防止返贫致贫。二是聚焦“30个重点村”挂牌督战。确定30个挂牌督战重点村,由县领导挂点包干,实行“一村一法”,重点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劳动力稳岗就业及省委专项巡视反馈问题整改等进行督战。三是聚焦“十个清零”挂牌督战。推进各行业部门分线督战,坚持“点、线、面”结合排查问题,逐村逐户“十个清零”,全面补齐短板,有效化解疫情对脱贫攻坚带来的影响,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文件
foot
主办:全南县人民政府 承办:全南县信息化工作办公室
网站ICP证:赣ICP备06001023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3607290002
网站技术电话:0797-7162740 地址:江西省全南县含江路16号 邮箱:Jw_qn@ganzhou.gov.cn
官方微信
关注·政务微信
新浪微博
手机网站
扫描访问手机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