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县“五型”政府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2年9月14日
【典型推介】
县交通运输局多措并举推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县交通运输局坚决落实交通强国、交通强省建设和“三大战略、八大行动”决策部署,着力完善路网结构、提升交通能力、优化运输服务、强化行业治理,推进交通运输事业高质量发展。
一、重建设,基础设施内通外联。大广高速南康至龙南段新建复线及小江联络线项目在我县龙下乡河田村茶山设立了全南北互通高速出入口,2022年9月底已完工通车,新增一条连通粤港澳大湾区的南北向快速通道。寻全高速西延项目完成了工可编制(初稿)工作,确定了以市交通控股集团为项目业主单位,正在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程,项目实施后将打通一条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东西向重要通道。启动了G535全南天龙山至城厢段公路改建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力争项目于2023年开工建设,进一步提升我县国省道干线公路安全通行水平。X877龙下至社迳江口公路、龙小线至食品工业园道路等项目正在加速建设,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已完成11.2公里,危桥改造项目已完成5座,切实发挥了农村公路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先导性作用。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启动实施了2022年水毁灾后重建项目,切实改善受灾地区百姓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统筹推进了农村公路储备项目前期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建制村通双车道项目72个约192.5公里、错车道改造项目804个666.8公里、农村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项目831个668.2公里、危桥改造项目10个的施工图设计等前期工作,力争上述项目全部列入上级相关规划项目盘子,为“十四五”时期农村公路建设争取资金保障。
二、促发展,运输服务提质增效。开通了全南至龙南(高铁站、火车站)定制客运班线,在高铁到站的密集时间加密了发车频率。推进县城公交延线扩面,在县城桃江新区开通了公交班线。开通了县城至攀岩小镇、教育小镇、雅溪景区等景区直通班线和县城至天龙山景区公交班线,确保了景区旅游客运班线正常运行,居民和游客出行更加便捷。制定了交通运输系统应对疫情助企纾困政策措施,全面落实了农村客运运营财政补贴制度,巩固和拓展建制村通客车工作成果。谋划开通全南至深圳、广州、东莞等地定制客运班线,现已获市交通运输局批准。
三、惠民生,行业治理重拳出击。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完善群众办事流程,梳理优化提升了交通政务服务事项10项,优化压缩时限50个工作日,压缩材料7件,严格按照“一窗式”服务模式进行业务受理,交通窗口服务人员严格实行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开展延时错时预约服务,服务全部免费,为办理对象提供优质服务,切实打造比肩大湾区的营商环境。全面铺开道路运输执法“飓风”行动,持续保持打击“黑车”非法营运高压态势,2022年已查处非法营运车辆15辆,罚款12.5万元。加大对货运源头管控与路面流动执法力度,充分运用科技治超手段,持续保持治超执法高压态势,2022年以来,已查处违章车辆70辆,恢复改装车辆7辆,罚款3.65万元。
四、保稳定,安全生产常抓不懈。常态化开展道路运输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和闭环验收工作,严格督促车站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制度,督促相关企业年内全面完成营运客车和危货车辆车载4G监控视频安装工作,并聘请第三方实施24小时实时监控。深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对特殊危险路段提高安全设施标准等级,对防撞设施进行加固加高处理,对急、暗弯道和长下坡等容易引发事故的路段增设波形防护栏、必要的警告、引导标志和标线等安全设施,完成了村道生命防护工程2万余米,有效消除了农村公路安全隐患。深入推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创建,开展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执法“红线行动”,全面压实参建各方安全责任。
全南生态环境局多措并举推进污染防治攻坚
全南生态环境局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目标要求,以美丽全南建设为主线,高标准推动生态环境治理。空气环境质量总体持续向好,PM2.5平均浓度值为14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30%,全省第11名、全市第3名,优良率为98.9%;全县2个过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及其以上,县集中式饮用水水质优良率为100%;全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一、统筹推进蓝天提升攻坚战。积极开展“四尘”整治。22个建筑工地安装了扬尘在线监测设施进行24小时监控,将扬尘治理与安全生产每月“一检查一评比”相结合,倒逼治理;13个达规模在建工地实现了信息化监管;规范县城规划区内渣土运输管理,全部实行申报审批制。开展第二批VOCs市级重点企业VOCs治理,下发《关于做好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工作的通知》,督促企业按时完成“一企一策”VOCs治理方案编制与实施。对涉VOCs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进行帮扶指导和对园区涉气企业进行检查排查,在臭氧超标风险时段督促企业错峰生产,降低污染物排放。
二、深入打好碧水提升攻坚战。对龙兴水库、武坊山水库依法划定了一级和二级保护区,设置标志牌和隔离防护设施,着力推进乡镇及以下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全县6个乡镇级(千吨万人)、3个乡镇级(百吨千人)饮用水源地已完成保护区划定,剩余25个已通过现场评审待批复。疫情期间,进一步加强对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巡查频次,确保饮用水安全。上半年,全县2个过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水质及以上,县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强化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进出水总量等情况进行现场监督检查,推动桃江全南段总磷控制与削减工作;开展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对全县26个入河排污口进行了分类登记,并建立工作台账。
三、纵深推进净土提升攻坚战。制定《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提升工作计划》等方案,强化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严厉打击涉危险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上半年,转移危险废物234.369吨,医疗废物33.4721吨。拟定了《全南县2022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计划》,强化组织领导,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到乡(镇)、村;启动编制全县受污染耕地防治项目实施方案,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四、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对我县纳入市级重点监管的5家企业开展土壤污染隐患排查,形成排查清单,建立台账,并编制土壤污染隐患排查报告,督促企业按照排查报告隐患点进行整改,目前5家土壤重点监管企业13个隐患点已完成整改。
【工作简讯】
县应急管理局为消除高温天气易发生静电荷积聚放电安全隐患,联合县工信局、工业园区管委会,采取“四不两直”的检查方式,前往国宝化工、瑞隆科技和松岩冶金等企业,迅速开展化工(危化品)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了企业排查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安全可靠性、防静电设施完好有效性、企业安全教育培训、隐患排查治理、应急处置能力等工作落实情况,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现场下达了限期整改指令书,责令企业限期整改。截至目前,检查发现的6处安全隐患,已责令企业立即整改到位。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