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财政收支完成情况
(一)当月财政预算收支完成情况
当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8010万元,同比减收409万元,下降4.9%。其中: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822万元,同比增收154万元,增长9.2%;上划中央所得税1179万元;同比增收24万元,增长2.1%;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220万元,同比减收1052万元,下降19.9%。
当月全县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9683万元,同比减支312万元,下降3.1%。
(二)财政预算收支累计完成情况
1、财政收入
截至7月,累计完成财政总收入79632万元,同比增收5161万元,增长6.9%。税收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8%,比上年同期增长3.3个百分点。
分部门看:税务系统征收54160万元,同比增收6001万元,增长12.5%;财政系统征收25472万元,同比减收840万元,下降3.2%。
分级次看: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354万元,同比减收644万元,下降1.2%;完成中央级财政收入22208万元,同比增收2775万元,增长14.3%,其中:上划中央“四税”收入13676万元,同比增收702万元,增长5.4%;上划中央所得税8532万元,同比增收2073万元,增长32.1%;完成省级财政收入5070万元,同比增收3030万元,增长1.5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项目看:
(1)税收收入26882万元,同比增收196万元,增长0.7%。其中:
①增值税10296万元,同比下降12.6%;
②企业所得税28%部分2964万元,同比增收1万元;
③个人所得税28%部分1018万元,同比增长1.1倍;
④五种小税4638万元,同比下降11.9%;
⑤城建税1297万元,同比增长25.9%;
⑥车船税1941万元,同比增长21%;
⑦耕地占用税838万元,同比增长1.7倍;
⑧契税3838万元,同比增长19.8%;
⑨环境保护税52万元,同比增长33.3%。
(2)非税收入25472万元,同比减收840万元,下降3.2%。
①罚没收入、行政性收费收入5989万元,同比增收1600万元,增长36.5%。其中:罚设收入4539万元,同比增收2408万元,增长1.1倍;行政性收费收入1450万元,同比减收808万元,下降35.8%。
②专项收入1221万元,同比增收373万元,增长44%。其中:教育附加收入823万元,同比增长25.6%;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收入135万元,同比增长1.1倍;森林植被恢复费263万元,同比增长1.6倍。
③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18017万元,同比减收2658万元,下降12.9%。
④捐赠收入32万元,同比减收10万元,下降23.8%。
⑤政府住房基金收入213万元,同比减收145万元,下降40.5%。
2、财政支出
截至7月,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184926万元,同比增支1272万元,增长0.7%。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29117万元,同比减支1680万元,下降5.5%。
(1)国防支出7万元,同比减支95万元,下降93.1%。
(3)公共安全支出7425万元,同比增支1241万元,增长20.1%。
(4)教育支出41907万元,同比减支2962万元,下降6.6%。其中:普通教育支出32483万元,同比增长0.8%。
(5)科学技术支出3617万元,同比增支1576万元,增长77.2%。
(6)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702万元,同比减支664万元,下降28.1%。
(7)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7971万元,同比减支1646万元,下降5.6%。
(8)卫生健康支出22908万元,减支1412万元,下降5.8%。
(9)节能环保支出5654万元,同比增支1523万元,增长36.9%。
(10)城乡社区支出7479万元,同比减支4139万元,下降35.6%。
(11)农林水支出19470万元,同比增支3630万元,增长22.9%。
(12)交通运输支出3069万元,同比增支1132万元,增长58.4%。
(1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6287万元,同比增支1706万元,增长37.2%。
(14)商业服务业等支出77万元,同比减支34万元,下降30.6%。
(15)金融支出48万元,同比增支3万元,增长6.7%。
(16)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629万元,同比减支423万元,下降40.2%。
(17)住房保障支出4684万元,同比增支3789万元,增长4.2倍。
(18)粮油物资储备支出301万元,同比增支95万元,增长46.1%。
(19)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1578万元,同比减支1364万元,下降46.4%。
(20)其他支出净增996万元。
(三)7月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1、基金收入
截至7月,累计完成政府性基金收入14119万元,同比减收1716万元,下降10.8%。其中: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655万元,同比增收136万元,增长26.2%;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52万元,同比增收32万元,增长1.6倍;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12393万元,同比减收2536万元,下降17%;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净增1019万元。
2、基金支出
截至7月,政府性基金支出61286万元,同比增支12371万元,增长25.3%。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
(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447万元,同比增支363万元,增长4.3倍。
(2)城乡社区事务支出58746万元,同比增支10024万元,增长20.6%。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55541万元,增长19.5%;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支出3156万元,下降68.3%。
(3)其他支出467万元,同比增支361万元,增长3.4倍。其中:彩票公益金安排的支出327万元,同比增长2.1倍。
(4)抗疫特别国债支出1626万元。
二、财政预算收支运行情况
(一)地方收入增速收窄。受经济下行和疫情的叠加因素影响,实体经济仍处在恢复期,地方财政收入增长困难,从1-7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来看,从一季度增长5.4%,降至二季度增长0.9%,截至7月底负增长1.2%。主要原因是:一是收入划分体制的政策影响,直接减少地方收入0.34亿元,拉底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个百分点;二是当月稀土原料进口受滞,我县稀土、贸易行业税收减收明显;三是出口型企业受国际经济的影响,生产销售剧减,如合隆、呈和等企业分别同比减收2636万元、979万元。
(二)行业税收增减明显。1-7月我县钨砂、稀土、萤石三大支柱行业共实现税收0.68亿元,同比增收0.06亿元,呈两减一增态势,即:稀土行业完成税收0.34亿元,同比增长1.99倍;钨砂行业完成税收0.27亿元,同比下降34.7%;萤石行业完成税收0.07亿元,同比下降19.1%。从税收分产业来看,三产税收贡献突出,二产税收萎缩,即:第三产业实现税收3.04亿元,同比增收0.61亿元,增长25.1%,占税收收入比重的56.1%,比上年提高了5.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税收2.34亿元,同比减收0.03亿元,下降1.2%,占税收收入比重达43.3%,比上年下降了5.9个百分点。从重点税源企业纳税情况看,1-7月,纳税额超千万9户,比上年增加2户。受此拉动,税收增速实现了12.5个百分点的增长;全额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增加了3.3个百分点,地方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较上年增加了1个百分点。
(三)财政支出增速放缓。通过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压缩非刚性、一般性支出,优先保障重点领域资金,在落实好“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同时,着力保障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领域刚需。全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社区、农林水、科技、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节能环保、交通、商业服务业、自然资源海洋气象、住房保障、粮油物资等十三项民生类支出13.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3%,占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4%,重点支出保障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