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部门公开信息 > 金龙镇 > 执行公开 > 规划计划

金龙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访问量:

金龙镇2023年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打算

2023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扎实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现将工作汇报如下。

2023年工作情况

(一)坚定不移兴产业,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壮大传统产业固底板。通过争取乡村振兴产业衔接资金2130余万元,打造金龙镇富硒产业园,建成全县首个千亩富硒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和全县首个智能富硒水稻生产加工基地2个全链条产业,形成了以有机蔬菜为主导、以富硒大米精深加工为主线的延链增值集成化、规模化、特色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为全县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打造重要的农副产品直供地提供有保障。今年以来,我镇早稻种植4437亩,中稻种植2468亩,晚稻种植5582亩,均超额完成全县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

挖掘禀赋优势锻长板。依托木金村100亩万维数智百香果示范基地,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股金+基地”村集体经济产业模式,由公司提供技术指导、统一销售的服务,今年产量达到20万斤,实现村集体增收、农民致富、企业发展三方共赢。

激活农旅经济补短板。充分激发树垇鹰嘴桃种植优势,与天龙山景区联合举办树垇村鹰嘴桃扶贫基地首届采摘节,成功举办第二届采莲文化节暨婚俗改革宣传主题活动,进一步丰富景区旅游业态,激活“体验经济”,打开乡村观光休闲、文化体验等复合型旅游的广阔空间。

(二)全力以赴项目,增长势头更加强劲

服务工程重点项目强保障。积极推进智能装备制造园、东风渠道综合整治工程、县自来水厂扩容、禾太电子、贵航新能源、标准厂房八期等县级重点项目征迁工作,上半年共征收土地210余亩、拆迁房屋1栋、迁坟110余穴、租赁土地37亩,同时积极处理好天龙山景区、冷链物流园等征迁历史遗留问题。累计22家园区重点企业送工312人,成功入企273人,超额完成半年任务

升级农业产业项目添活力。投入246万元建设有机蔬菜预冷分拣包装车间,延长蔬菜保鲜期、市场覆盖面;投入300万元建设烘干仓储基地,提升稻谷加工能力;投入1738.4万元在水口村新建299.65亩竖式通风大棚,改建194.42亩普通通风大棚,带动80余人就业增收;投入79.6万元实施农田灌溉项目,投入48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全面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实施生态环保项目增绿色。把推进绿色发展作为助推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氧化塘维修项目和创文巩卫环境整治提升工程,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让绿色基因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对历年来各级环保督察问题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彻底整改、全面整改。

(三)坚持不懈优治理城乡品质提档升级

实施环境改善工程。围绕城中村、城郊结合部全面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投入250万元打造和提升5个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投入200万元建成来龙村来龙围美丽宜居示范点;投入200万元建设水口村大水坝美丽宜居示范点;投入30万元建设树垇村禾子背宅改示范点;投入14万元对现有29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全面排查整改,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扎实推进农村户厕改造更新,已完成新改建户厕15户。

实施基层治理工程。结合创文巩卫,对河背、员山、含江、东风等城中村、城郊结合部进行全面整治,投入400余万元实施道路硬化、排水排污、停车位划线以及整体改造提升等项目,有效改善基础设施、提升环境质量。进一步加强全镇人居环境日常管理水平,累计整治乱堆乱放236处、乱停乱放车辆250余辆、乱搭乱建90处、生活垃圾170吨、空中飞线35处等,一批影响城镇品位形象的顽瘴痼疾得到解决。

(四)持之以恒增福祉,脱贫成果不断巩固

常态开展动态监测。落实“三个三”防贫监测工作机制,建立“网格化”“拉网式”排查体系和月研判工作制度,及时发现风险点,动态更新调整监测名单,全年新识别纳入监测对象43193人,消除风险1656人。

精准落实帮扶政策。采取送教上门等方式全力控辍保学,确保我镇无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累计为中高职学生申报雨露计划198人、29.85万元;推动脱贫户以及监测对象医保缴纳全覆盖,为23105人申报防返贫保险19.92万元;抓实抓细农村安居问题,完成CD级危房问题整改46栋,完成危房改造3户;全力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对全镇39个农饮水工程加强日常管护;持续做好产业就业帮扶工作,共为403户次脱贫户、监测对象申报产业奖补37.725045万元;申报交通补贴756户、39.47万元。

全面整改反馈问题。对国家、省、市、县各级调研督导反馈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问题台账,逐个排查、限期整改、彻底销号。目前,国家、省反馈的38个共性问题、省反馈的20个个性问题、市反馈的7个问题以及县反馈的12个方面101个具体问题均已全部完成整改。

(五)蹄疾步稳促改革,内生动能持续增强

扛牢婚俗改革大旗。组建36人的婚俗改革红袖宣讲团,进组入户宣讲到人,抓实红白理事会队伍,倡导新事新办、简约适度的文明婚俗新风。收集典型事迹90例,选树江西省移风易俗不要彩礼“好岳父母”事迹1例,低彩礼、喜事简办事迹1例。打造来龙村、木金村婚俗改革示范点、天龙山景区婚俗改革打卡点,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婚俗改革工作。  

分类推进宅改工作。高度重视宅改试点,选定来龙村来龙围、树垇村禾子背、水口村大水坝等11个宅改示范村组,结合实际情况分类推进宅改示范村组建设工作。出台2023年金龙镇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培训手册等政策文件,进一步明确宅基地审批管理流程和宅基地监管机制将宅改摸底工作同历史遗留问题结合推进、逐步解决,已完成木金村、水口村、增坊村、树垇村“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工作,严格按文件规定积极落实规范审批、确权发证等工作

聚焦便民优化服务。不断提升窗口服务质量,精简办事流程,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服务依托全省基层政务公开“十县百乡”标准规范乡镇建设,延伸打造木金村政务公开主题公园主要设置了政务公开“一二三”工作法、政策“码”上知、小微权力事项清单等专区,陆续开展一系列政务公开活动,让群众对政府信息的知情权、对社会治理的参与权得到有效保障。

(六)慎终如始管安全,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坚决筑牢社会安全稳定防线。紧紧围绕创建“平安金龙、法治金龙”主线,持续强化网格化服务管理,扎实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线索摸排,持续做好“国家反诈中心”APP 推广安装工作,加大境外人员劝返力度,今年以来已成功劝返5人。持续强化执法队伍建设,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坚决打击滥伐林木、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共办理8件执法案件、处置罚款1.62万元。

坚决不碰安全生产责任红线。狠抓辖区内道路交通、消防、防溺水、森林防火、农民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了经济社会安全平稳发展,其中今年以来,我镇对66处重点水域配置了“四个一”救援设施,有效防止了人员溺亡事故发生;对各重点区域、企业、“三合一”场所、居民楼开展了7次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发现消防和燃气等安全隐患20余处,均已整改到位。

2024年工作打算

(一)聚焦产业发展,走高质量发展富裕之路

在粮食产业发展上开新路。依靠华夏硒粮公司,为全镇粮食种植户提供一站式、保姆式市场服务,坚决完成明年粮食生产任务。

在打造特色产业上谋突破。升级发展葡萄、莲子、鹰嘴桃特色产业,计划投资300余万元新建百香果大棚100亩及周边基础设施,探索发展百香果果酱深加工产业。加快形成“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比较优势,引导辖区自然之星有机蔬菜、烧斗葡萄、木金富硒莲子、水口富硒大米、树垇鹰嘴桃等特色农业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型升级,打造金龙和禾特色品牌,并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在推动农旅融合上做文章。以生态旅游为突破口,积极推广景村融合、推动双方互赢的经验做法,逐渐构建“农业+旅游”“农业+体验”等多类型融合发展模式,让农旅发展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推动乡村振兴的致富产业、提升生活品质的幸福产业。

(二)聚焦镇域建设,走高质量发展品质之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聚焦乡村振兴、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精心谋划一批打基础、补短板、增后劲的大项目好项目。结合主题教育,围绕群众最迫切需求,统筹更多资金持续实施民生项目。

加快城镇更新步伐。积极争取新农村和补短板项目,对村庄实施“添绿”“点亮”“扮美”工程,持续提升村容村貌;加强建筑风貌塑造和管控,开展“赤膊墙”整治,保持镇村建筑风貌朴素自然、古韵传承;扎实开展美丽宜居示范创建,争创一批美丽宜居村庄和美丽宜居庭院。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强化全镇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各村黑臭水体治理,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行动,开展受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安全利用,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严厉打击污染环境违法行为。

推进镇域精细管理。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彻底清除占道经营、乱倒乱放现象,加强城镇车辆停放管控,加大违章建筑拆违力度,让城镇更清洁、更宜居。

(三)聚焦民生保障,走高质量发展幸福之路。

拓展后续帮扶渠道,巩固脱贫成果。坚持用好“三线预警”机制,紧盯重点人群动态摸排,做到早发现、早纳入、早帮扶,确保“应纳尽纳”。抓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持续做好机制建设、队伍建设、美丽宜居、就业帮扶四篇文章。探索“社区+物业”管理模式,激发居民自治新动能,深入推进五岗场安置点治理。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带动富民增收。结合“政企共建”,充分挖掘各村资源优势,采取“国企+市场+村集体”模式,探索打造商业酒店、企业厂房、智慧停车场等,推进村集体、国企和农户三方获益。立足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特色,持续巩固提升现有产业发展模式,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积极争项目争资金,激活发展动能。争取衔接项目资金和社会资金持续推进“自然之星”有机蔬菜、生态百香果扩面、稻谷烘干仓储、光伏储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扶贫车间等项目,以产业带就业、以产业促增收。

(四)聚焦社会治理,走高质量发展和谐之路。

改革基层治理模式。积极探索宅基地改革,持续开展宣传引导“进组入户”行动,严格落实宅基地审批工作,对违法违规建设及时介入处理,确保农村建房管理有序进行。建立婚俗改革长效机制,把文明婚俗文化融合节日活动中,巩固扩大宣传引导覆盖面和影响力。

提升公共安全水平。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持续开展滞留缅北人员逼返工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应急反应机制,及时排查各类事故隐患,防止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毫不放松抓好道路交通、消防、防溺水、森林防火、农民自建房等重点领域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维护和谐稳定大局。着力构建“网格化”基层治理体系,推进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从源头预防和调处社会矛盾。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着力化解信访积案,畅通民意反映渠道,认真办理政府热线和网友留言,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将现代化手段运用到辖区内的社会治理工作,确保辖区内平安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