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 > 重点领域 > 公共监管信息 > 救灾

2022年减灾救灾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访问量:

2022年减灾救灾工作总结及2023年

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2022年度我县遭受风雹、洪涝、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全县受灾人口35371人,紧急避险转移人口10492人,紧急安置人口9151人,农作物受灾面积5069公顷,(其中:农作物绝收面积2701公顷),因灾倒房28间,严重损坏房屋13间,一般损坏房屋8间,经济损失49188万元

(一)减灾办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县2022—2023年受灾群众冬春救助工作的通知》(全减灾办字〔2022〕5号),要求各乡(镇)、城市社区管委会要详细了解救助人员的受灾和家庭基本情况,自救能力及口粮、饮水、衣被、取暖、伤病等方面的困难,认真登记造册,并具体体现在申请表、民主评议会记录等台账。重点关注倒房重建户和受灾低保对象、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支出型困难家庭、防止返贫监测对象、散居孤儿、留守老人、留守儿童、开展救助对象与低保户、特困人员、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需求,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确保他们温暖过冬过节。严格按照《江西省应急管理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赣财建〔2020〕9号)文件要求,严把冬春救助补助标准,综合考虑本地需救助总人数、受灾人员困难程度、款物总量等因素,在遵循“每人每天不低于5元、救助时间不超过180天,每户一般不低于600元、不高于3600元”的基础上,细化不同种类受灾人群的救助标准,实行分类分档次救助,杜绝平均分配和随意分配等现象的出现。

(二)积极做好农房统保工作,在去年完成与保险公司签订农房统保协议,共为全县35442户农民的住房投保,保费318978元。

(三)切实加强对恢复重建工作的领导,做到摸清因灾倒塌、严重损坏房屋需恢复重建和一般损坏房屋需维修的底数,逐户建档,登记造册。2022年因灾倒房需重建6户,已全部开工。

(四)为有效应对自然灾害,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工作,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需求。今年共采购救灾物资300多万元,包括棉被1896床、毛毯2642床、毛巾被3063床、帐篷465个、棉大衣2199件、折叠床3244张等,目前,仓库现有物资棉被2853床、毛毯3411床、毛巾被3527床、羽绒服354件、迷彩服308套、帐篷524顶、折叠床3475张、潜水泵60台、柴油抽水机28台、汽油抽水机26台、生命探测仪1台、大流量排水单元1台、水上救生飞翼1架等救灾物资。

(五)加强减灾防灾知识宣传。在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联合县消防救援大队、县民政局、县红十字会等20多家单位参加活动。活动现场,各单位通过设立咨询台,摆放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品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传气象灾害避险、地质灾害防御、家庭防火、卫生防疫、农林业防护等防灾减灾知识和应急管理科普知识。本次活动共设置彩虹门1个、宣传展板12块,发出宣传手册900多份、宣传单3600多份,接受群众咨询760余人次,解答市民咨询问题60多个。自5月7日起,在电视台用滚动字幕方式播放了为期一周的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发送防震减灾公益手机短信20余万条;在政府网站及微信平台发布江西省防灾减灾知识竞赛,并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

(六)申报了1个国家综合示范减灾社区(金龙镇陂头村)和2省级综合示范减灾社区(陂头镇周布村、龙源坝镇雅溪村)。

二、存在的问题

1.基层防灾减灾救灾意识不强。尤其是基层人民群众对于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存在概念性偏差。对于各类自然灾害预警信号缺乏有效的认知。各级部门在宣传过程中,对于专业性名词解释不够通俗易懂,人民群众防灾自救能力较弱。

2.打通防灾减灾救灾最后一公里仍存在差距。基层一线报灾员,普遍存在身兼数职的现象,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提升慢;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1.以每年“5.12”防灾减灾日为契机,采取多种有效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组织群众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培训,提高公众灾害防范和处置能力。在全县范围内积极开展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工作,根据省、市相关文件扎实开展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

2.加强灾害信息员的培训,健全综合减灾的工作机制,制定应急方案,明确组织指挥体系、预警预报、应急响应、灾后救助与恢复重建等环节,规范紧急状态下救助工作的程序和管理机制。大力开展对全县人民灾害风险识别、自救互救技巧等方面的培训和演练活动,培育公众的防立减灾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