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 > 重点领域 > 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 > 工作推进

赣州全南:信用承诺化纠纷 善意执行促双赢

访问量:


被执行人因为经济下行,营收下降,资金链紧张,若冻结其银行账户,强行处置其资产,将导致企业破产。日前,全南县人民法院组织申请执行人与被执行人释明法理协调,妥善化解一起群体性纠纷。

“法官,我公司资金链紧张,但作出承诺,一个月内筹集资金支付拖欠工资,请求法院暂时先不采取列入失信、拍卖资产等强制执行措施。”近日,某农业公司向全南县人民法院提出诉求。

据悉,这家农业公司未按期向24人支付劳务费,共计160940元。今年2月,当事人向全南县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在执行过程中,执行干警通过网络查控系统未发现被执行企业有足额财产,仅有一些蔬菜大棚。被执行企业收到法院材料后,向法院申请暂缓对其采取执行措施。因经济下行,营收下降,企业资金链暂时紧张,但蔬菜大棚在全国攀岩赛事举办场地旁边,而该赛事将近期举行,其间将会有很多人前往蔬菜大棚基地采摘蔬菜瓜果,届时将有足够收入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法院对其采取强制措施或拍卖其蔬菜大棚基地,将导致企业无法继续经营,甚至破产。

了解情况后,全南县法院启动了信用承诺机制,为被执行企业提供宽限期,给企业重塑信用的机会。执行法官组织双方当事人对案款履行期限及方式进行协商,召集部分被拖欠工资申请人,向其释明目前被执行企业银行账户内无存款、蔬菜大棚暂时较难处置变现情况,且其已向法院作出承诺,在一个月内筹集足额资金支付拖欠工资。经申请人书面同意,法院暂时不把被执行企业纳入失信名单且不冻结其银行账号、查封其蔬菜大棚;被执行企业也书面承诺积极配合履行还款协议内容。

今年3月,被执行企业将全部案款付清,涉及24人的工资顺利执行完毕。至此,一起群体性纠纷得以妥善化解。

全南县人民法院秉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在充分保障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执行工作对被执行企业的不利影响。对资金链暂时断裂,但仍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审慎采取强制措施,设置宽限期,暂缓失信信息公开。充分运用信用承诺,积极引导被执行人主动履行。最大限度激励守信,促进被执行人按时履约、诚信履约、主动履行。在保障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助力打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谢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