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 > 重点领域 > 三大攻坚战 > 乡村振兴

全南县乡村振兴局举行新闻发布会

访问量:


9月22日上午,县乡村振兴局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今年以来,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基本情况。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我县立足“加快建设乡村振兴先行区,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定位,坚持多措并举防返贫,落实落细特困对象低保延退、刚性支出扣减等政策,截至目前,共有农村低保2910户5635人,新增农村低保134户251人,实现了“应保尽保”;坚持抓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在8个安置社区均设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帮助搬迁群众解决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困难,实现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坚持多策联动抓帮扶,抓实抓好产业发展、稳岗就业,推动创业富民,促进脱贫人口持续稳定增收,截至目前,全县脱贫劳动力8762人,已就业7885人,就业率稳定在89.99%。

发布会上,县乡村振兴局还就如何创新推进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如何开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竞争性评审机制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现场问答

01
我县如何创新推进乡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

全南县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程中,创新推广乡村巩固脱贫成果“1234”工作法,让乡村一线巩固脱贫成果工作有思路可循,有标准可依,有赛场可比。具体做法是:

“一本台账”抓整改。紧扣住房、饮水、教育、医疗、易地搬迁后扶、家庭收入等方面,实时对本乡镇所有农户进行全面动态排查,对排查发现的问题逐户分析研判,做到一本台账抓整改。

“两张清单”定标准。一是制定六类主体职责清单。制定印发全南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六类职责清单”,让各责任主体明确身上有什么职责,要干什么事。二是制定巩固脱贫成果排查正(负)面清单。从住房安全、家庭收入、医疗、教育、饮水安全、生活设施、产业、就业、支出等10个方面设定评判要素,创新推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排查正(负)面清单》,脱贫户及一般农户达到5项以上的,则按照“三类人群”纳入程序进行分析研判,进行重点监测帮扶。

“三类管理”促帮扶。将农户分为高质量脱贫户、一般质量脱贫户、“三类人员”3种类型,建立绿、黄、红“三卡”分类管理机制,落实分类帮扶措施。

“四项机制”保长效。一是建立走访帮扶机制。每月组织乡村干部、结对帮扶干部深入村组走访结对帮扶“三类人员”和脱贫户,了解农户家庭情况变化,落实相关政策措施,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二是建立调度研判机制。每月召开分析研判会,按照“应纳尽纳、应帮尽帮”原则,及时将符合“三类人员”纳入条件的农户纳入监测帮扶。三是建立听取汇报机制。每月逐村听取基层党建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汇报,全面有效压实村级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的责任。四是建立观摩评比机制。每季度组织乡党政班子成员、村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乡村振兴专干到各村就基层党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进行观摩,现场评比打分。

图片
02
我县如何开展乡村振兴产业项目竞争性评审机制?

注重发挥衔接资金作用,对乡村振兴产业项目引入竞争性评审机制,做到“项目入库必审、项目出库必议、项目绩效必考”,有力调动了基层谋划产业项目的积极性,提升了产业项目资金绩效。

一、项目入库必“审”,把好“入口关”。依据各乡镇申报的产业项目资料,由县乡村振兴局分行业、部门进行分类梳理,组织评审小组成员深入实地,现场论证,指导完善,逐一过筛。同时,对实地核实论证后的项目,由县产业项目评审小组会进行专题评审,逐一论证项目的科学性、合规性、可行性和绩效目标,确定县级入库产业项目。

二、项目出库必“议”,把好“出口关”。由县委书记主持召开评议会,县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及财政、农业农村、乡村振兴等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评议。由项目申报乡镇“一把手”在会上逐个汇报项目情况,与会人员对项目的经营模式、市场前景、产业配套、带贫能力及风险防范等进行评议,并现场解答与会人员提出的质询和疑问。不撒“胡椒面”,不搞乡镇“平衡”,坚持“成熟一个实施一个”,“谁的项目好就让谁上”。

三、项目绩效必“考”,把好“落实关”。对标对表国家、省衔接资金绩效评价及考核要求,对列入实施的产业项目加强日常督导和跟踪监测。实行“一项一档案”管理、“一月一调度”推进、“一乡一评价”考核。

图片
03
我县如何创新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近年来,我县高度重视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在完成480户1892人(建档立卡户405户1609人,同步搬迁75户283人)“搬得出、稳得住”的基础上,创新工作举措,全力做好易地搬迁“后半篇文章”,将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打造成全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样板”。

一、创新帮扶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上做“样板”

1.建立“一套台账”。每个安置区规范建立了搬迁群众基础信息、后续帮扶、每月回访、“三类人员”监测帮扶、地灾和消防安全隐患排查、群众诉求登记等台账,做到情况准确、底数清楚、定期更新。

2.落实“两项制度”。落实“领导挂点制”、“每月回访制”,每个安置区都由乡镇党委书记任点长,对200人以上的安置区派驻了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做到每月回访,加强精准管理,促进有效帮扶。

3.关注“三类人员”。对安置区脱贫户和“三类人员”实行全覆盖结对帮扶,每月常态排查,并按“绿卡户、黄卡户、红卡户”分类建立帮扶台账,制定“一户一策”进行精准帮扶,确保不致贫返贫。目前,列入监测的搬迁户有31户123人,26户101人已经已消除风险,5户22人正在监测帮扶中。

4.保障“四项权益”。出台政策切实保障搬迁移民原有的集体资产享有权、土地承包权、林木收益权和自留山使用权等相关权益。

二、创新融入路径,优化社区环境,在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上做“样板”

1.完善基础设施“硬环境”。采取集中安置方式,在紧邻圩镇或县城精心选址8个安置区,完善了道路、供水、电力、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新建了大吉山镇、龙源坝镇安置区配套幼儿园,南迳镇、陂头镇、龙源坝镇安置区配套卫生室,中寨乡、陂头镇、大吉山镇安置区农贸市场。同时,在每个安置区都建立了社区服务管理机构,设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图书室、文娱活动室等公共服务设施,将各安置区打造成为“五美”乡村典范。 

2.优化生产生活“新环境”。一是建好“微田园”。因地制宜,在安置区的房前屋后开辟土地建成了6个安置区的“微田园”,受益搬迁群众274户。二是建好“充电桩”。安排专项资金为8个安置区统一安装了智能充电桩,解决搬迁群众电动车充电不方便 “愁事”。三是建好“两堂”。各安置区设立“孝老食堂、四点半学堂”,服务社区老人儿童。

3.提升“两业”服务“软环境”。持续推进产业、就业等后续扶持措施,并针对不同的搬迁对象,因户施策建立后续帮扶台账,确保每户搬迁户均纳入产业或就业帮扶范围,都能实现稳定增收脱贫致富。目前,全县易地搬迁405户脱贫户家庭的883个劳动力中,实现就业务工的有709人、落实了公益性岗位的有114人、自主创业的有29人,占比96.49%;发展产业的有162人,占比18.35%。

三、创新社区治理,提升服务水平,在推进乡村有效治理上做“样板”

1.构建社区服务组织。及时组建了安置区党小组和社区,设立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派驻了2到5名专兼职管理人员,帮助搬迁移民解决实际困难。

2.厘清双地管理职责。厘清迁出地、迁入地管理职责,探索实行“社区管房、管人、管社会事务,原(村)组管林、管地、管惠农补助”的管理体制,确保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

3.激发共建共治活力。一是常态化开展“三讲一评”等感恩教育,教育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二是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文化活动阵地,举办各项文化活动,促进搬迁群众融入“新生活”。三是组建志愿服务队,重点开展帮扶政策宣传、邻里纠纷调解、引导移风易俗,激发搬迁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四是深入开展“道德先锋榜”等创评活动,让搬迁群众在文明创评活动中增强行为自觉和对安置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