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行走在全南乡间,但见庄稼苍翠、瓜果飘香,一派丰收景象。全南县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把“菜篮子”“果盘子”蝶变成富民兴农的“钱袋子”,着力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秋日的早晨,清新静谧,走进全南县中寨乡太坪垇林场油茶基地,只见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果实累累,丰收在望。这是中寨乡油茶种植大户钟本强的700余亩油茶基地,目前挂果400余亩,预计今年产鲜茶果近6万公斤,辐射带动当地农户50余人务工就业增收。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是全南农民增收的重要依托,也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有力抓手。在全南特色农业版图中,油茶占据一席。今年以来,全南县推动油茶产业提质增效,高标准开展低产油茶林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新造高产油茶林2000余亩,改造低产油茶林2000余亩,提升低产油茶林1100余亩。构建油茶科技推广人才体系,选派县级油茶科技推广服务队伍,开展多样式油茶技术指导,有效提高了油茶的产量和质量。
特色是全南农业最亮的标签,也是最大的潜力。全南在“特”“优”上做文章,大力发展高山蔬菜、芳香花木、脐橙、葡萄、油茶等农业产业,推进稳产扩面、提质提效,打造优质农副产品供应链,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职业菜农”“基地+农户”等模式,辐射带动农民规模化种植特色农作物,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农民持续增收致富。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科技的力量不可或缺。全南县着力培育农村创业创新带头人,线上线下开展技术培训,提升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产业基地、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负责人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电商培训,培养一批电商人才和网红新农人;抓实乡土人才培训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升农村劳动者就业创业技能。
▲航拍蔬菜大棚
这几年,借助品牌的力量,全南高山蔬菜走俏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大湾区市民的“座上宾”。
日前,走进全南县社迳乡当迳村自然之星蔬菜基地,大棚里的小白菜、菠菜、杭白菜等优质蔬菜长势喜人,菜农们正在采摘、分拣、打包、装袋……每一天,全南县都有新鲜的有机蔬菜搭乘冷链物流车运往粤港澳大湾区,让大湾区居民品尝到“全南味道”。
当迳村蔬菜基地,是江西自然之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全南县打造的7个有机蔬菜种植示范基地之一。该基地总面积约320亩,大棚蔬菜种植面积284亩,建有冷链物流中心1个。该基地也是社迳乡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农户通过流转土地获得租金,每亩田租每年450元,受益农户50余户。
“目前,自然之星在全南有7个基地,覆盖4个乡镇,种植面积6300多亩,年产有机蔬菜1万多吨,带动当地百姓就业超过500人,人均月工资5000元。”江西自然之星农业科技公司总经理杜鑫说,公司将继续扩大有机蔬菜种植规模和产能,形成全方位的联村带农局面。
全南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品质支撑,加快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生产和经营体系,推动品质农业、品牌农业两位一体发展,打造面向大湾区的“菜篮子”基地。
农业强不强,要看品牌响不响。全南县立足特色优势,坚持品牌强农,加大资金投入、整合优势资源、强化宣传推介,农业品牌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高山”蔬菜、全南富硒大米、全南葡萄、全南椪柑、全南荸荠等特色品牌享誉四方,这一块块金字招牌,犹如一颗颗珍珠,散发出全南特色农业的光彩和魅力。
▲工人在冷库挑拣有机蔬菜
这几年,乡村旅游日益盛行,全南雅溪古村作为国家4A级景区,成为游客们的打卡地。今年“五一”长假,到雅溪古村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极大推动了当地的民宿、餐饮、瓜果采摘等产业发展。
每逢周末,雅溪村村民陈昌来开车进城采购。随着游客越来越多,陈昌来瞄准商机,在村里开了一家农家乐。由于环境优雅,菜品新鲜,价位合理,生意做得红红火火。他说,乡村旅游就像一把金钥匙,打开了农民增收致富之门。
思路决定出路,这一点在旅游助推乡村振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得益于搭上旅游发展的“快车”,雅溪村民手里闲置的民房,摇身一变成了食坊、民宿、农家乐。
走产业融合之路,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南县找准产业融合点、培育融合支撑点、扎牢利益联结点,在农旅、农商和种养加销一体化全产业链融合发展上做文章,为乡村全面振兴发展增添了动能,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为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全南县强化财政资金引导,支持一批重点龙头企业开展农产品加工技改、扩建项目。大力发展乡镇经济,鼓励村集体、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发展蔬菜分拣分级、净菜包装,紫薯、花生、蜜饯等农产品初加工、代加工,夯实精深加工基础。瞄准粤港澳大湾区开展补充式、填空式招商,引进一批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蔬菜、灵芝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项目,给乡亲们铺就了一条致富道路。
▲雅溪古村景区——知名乡村旅游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