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 > 重点领域 > 疫情信息发布 > 疫情政策措施发布

【健康科普】十月防病提示

访问量:

金秋十月,需注意天气的变化,做好勤洗手、常通风、适时保暖等个人防护,增强自身免疫能力,预防新冠、登革热、流感、感染性腹泻等传染病。

新型冠状病毒

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由于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一旦出现人群免疫力降低,或者病毒出现新的变异,可能会出现重复感染的现象,少数免疫低下感染者仍可能面临重症风险。

防病提示:

1.勤洗手,讲卫生。饭前便后、接触外界物品后,触摸口眼鼻之前,认真清洗双手,遵循七步洗手法,用肥皂(洗手液)和流水搓揉至少20秒。

2.打喷嚏,讲礼仪。咳嗽、喷嚏时产生的飞沫常常携带病毒,可直接或间接导致病毒传播。因此,咳嗽、喷嚏时一定要用纸巾或手绢来捂住口鼻。

3.常通风,不可少。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动,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病毒和细菌的浓度,减少疾病传播风险。每天应开窗通风2-3次,每次20-30分钟,尤其是密闭的空调房一定要定期开窗通风。

4.有症状,早就医。若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就医过程中需全程做好个人防护。

登革热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发热、皮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等。登革热流行于全球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近期全球登革热疫情总体呈现高发水平,东南亚、南亚、美洲等地区疫情较为严重。

防病提示:

1.做好健康监测。中秋国庆长假结束后有境外及国内登革热流行地区旅居史的市民返赣后,若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并主动告知相关旅行。

2.切断传播途径。保持环境整洁,及时清洁工作、居住和生活区域,清除积水,消除蚊虫孳生的场所。

流感

秋季天气冷暖多变,昼夜温差加大,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感染流感病毒。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而喷出的雾滴,经空气传播给他人,也可通过接触流感病毒污染的物体而感染。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头痛、四肢酸痛、乏力和伴有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体弱多病者和老年人感染后易出现肺炎等并发症。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人群普遍易感。

防病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要立即洗手;要用清洁干净的毛巾擦手;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

2.保持空气流通:可使用加热醋酸的方法,经常对房间进行消毒;流感流行期间,尽量不要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

3.提高身体素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多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维生素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多参加慢跑、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抵御流感的能力。

4.及时接种疫苗: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措施,推荐6月龄至5岁儿童、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医务人员、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为优先接种对象。

感染性腹泻

秋冬季,感染性腹泻多由轮状病毒和诺如病毒感染引起,婴幼儿多发。在学校、托幼机构、养老机构等集体单位中易发生聚集性疫情,需多加防范。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是由诺如病毒感染导致的肠道传染性疾病,人群普遍易感,最常见的症状是腹泻和呕吐,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等,其中成人以腹泻为主,儿童则以呕吐居多。诺如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通过污染水源、食物引起暴发流行,人与人密切接触含病毒的气溶胶也可引起传播。

防病提示:

1.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要洗手。

2.生吃瓜果要洗净,牡蛎等贝类海产品必须充分加热煮熟后再吃。

3.患者的粪便或呕吐物应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防止其污染水源、食物和物品等。

心理健康

每当假期结束后,往往容易引起大家身心不适,可能会患上“节后综合征”。“节后综合征”指的是人们由假期的放松状态突然进入工作的紧张状态时,生理和心理的平衡被打破,进而产生头痛、恶心、失眠、焦虑等一系列症状。

防病提示:

1.早睡早起,睡前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2.清淡饮食,少食油腻。

3.在工作中多设置休息时间,多走动。

4.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5.积极进行自我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