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 > 决策公开 >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全南县政府工作报告

访问量:
——2011年1月25日在全南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上
全南县人民政府县长 赵多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连同《全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一并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会议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及十一五工作回顾
   2010年是我县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县政府紧紧依靠全县人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 四个全南的目标要求,齐心协力,扎实工作,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强工、新农村建设、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创新和改善民生等六个重点,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较好地完成了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
    (一)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2010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11亿元,同比增长13.2%;实现财政总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10.6%,其中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8%,实现了三年翻番;农民人均纯收入332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432元,分别增长7.1%、8.3%。全县经济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效益显著提升,动力不断增强,结构更加优化,民生明显改善。
    电流、资金流、人流、物流和社会消费更加活跃。1—12月,我县完成供电量1.96亿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加0.6亿千瓦时,增长39.3 %。完成售电量1.8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5亿千瓦时,增长39.61%。其中:工业用电量为1.24亿千瓦时,同比增加0.4亿千瓦时,增长49.4%。至12月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为26.6亿元,比年初增加5.2亿元,增长24.3%;各项贷款余额为12.98亿元,比年初增加3.22亿元,增长33.0%。社会消费持续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8亿元,增长16.6%。
    (二)项目建设力度加大,三化进程加速
    扩大投资成效显著。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41亿元,增长29.3%。县委、县政府年初确定的34项重点工程,开工建设有21个,完成财政资金投资1.45亿元。争资争项富有成效,成功争取了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县、220千伏五光输变电工程、龙源坝防洪堤工程等一批带动力大、拉动力强的项目,全年争取上级下拨实际到位资金57540万元,同比增长19.5%。重点工程积极推进。大广高速公路途经全南段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工程进展顺利。解放桥至二中桥亮化工程、图书馆扩建工程、第二小学新建工程、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110KV金龙输变电工程、小慕河桥等9个项目已经基本完工或投入使用,廉租房、新城集贸市场等12个项目加紧建设,樟排线樟下至龙下公路改建工程我县境内3.75公里全面完工,良上线良伞寨至寒洞公路改建工程和樟排线老屋至排楼下公路改建工程已经开工建设,进展顺利。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100%行政村实现了通水泥(油)路。完成了龙下川垇大桥改渡建桥主体工程。梅子山森林公园改造、老体育场标志性建筑、水上音乐喷泉、县人民医院整体搬迁等13个项目的前期工作已接近尾声,近期将陆续开工建设。
    新型工业化崛起壮大。制定和实施了《全南县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实施意见》、《全南县三年强攻工业实施意见》,积极推进招商强工,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通过大力开展以会招商、以商招商、产业招商,引进了新星化工、华星氟华学二期工程等一批新的大项目。全县引进内资15.49亿元,实际利用外资4137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总额5976万美元,同比增长16.1%。工业园区建设有新进展。加快了吕屋片、松山片的征地拆迁以及工业大道建设,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更加完善,省级生态园区建设顺利通过验收,园区承载力进一步增强。推进了韬略运动器材项目、圣保罗新材料、逻辑电子等27个在建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全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总值达到32.5亿元,同比增长59.4%,实现工业增加值7.28亿元,同比增长26.9%。销售产值达到32.3亿元,同比增长60.2%,利税总额为3.56亿元,同比增长90.1%。园区内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7.31亿元,同比增长63.1%,上交税金总额0.91亿元,同比增长36.1%。全县工业对税收的贡献率达到62.57%,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全县年纳税百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20家,年纳税千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6家。
    新型城镇化步伐加快。完成了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并通过了市政府审批。实施并完成了老城区主干道油路及出城口改造、2万吨自来水扩容、南海大桥至解放桥沿江段的园林景观和亮化、四星级希桥酒店、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体育中心百年广场连接希桥路道路建设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乡面貌进一步改善。扎实推进三城联创活动,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连续第二年被评为江西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县城,被评为全市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城镇绿化先进县,荣登江南生态新城榜,为创建文明城市打下了扎实基础。南迳、陂头等中心镇建设深入推进,社迳、龙源坝等乡镇圩镇建设力度加大,增强了小城镇的辐射带动能力。
    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100个新农村建设点任务,着力打造了金龙镇天龙村牌坊下、中寨乡罗坊村罗坊围和长塘围、大吉山镇马安村湾仔等一批主题特色新村,新增拆旧建新或异地新建新户型示范点12个。被评为全省农村清洁工程试点工作先进县。蔬菜、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和芳香苗木、油茶、花卉等农业特色产业发展较快。我县被列入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优质蔬菜基地规划区,高山蔬菜基地与沃尔玛公司成功实现农超对接,全县蔬菜种植面积累计达102418亩,果业开发面积达到64690亩。高峰公司、现代牧业跨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高山蔬菜公司成为市级龙头企业,华云竹业、虹丰蔬菜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全县组建了蔬菜、果业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8个,参合农民3572人。举办新农民培训班204期、培训农民11571人次。
    (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生态文明水平稳步提升
    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较快。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4.2%。投入1300万元新建了县第二小学,并投入使用,城区大班额问题得到缓解。继续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安全改造工程,教学条件进一步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县高考万人比列全市各县(市、区)第四名。完成了县文化广场图书馆扩建和金龙、大吉山、中寨等乡镇综合文化站的改扩建或新建工程,开展了全面展开,加快发展,追赶跨越为主题的广场文艺演出15场,送戏下乡102场。全南县续志编撰、评审顺利完成,即将付梓出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9项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展开,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了定编定员。成功举办了首届全县龙舟赛等体育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步明显。一年来,围绕全力以赴摘帽子,背水一战闹翻身的工作重心,狠抓综合治理、利益导向、健全体制等工作,重拳打击违法生育行为,有效扭转了计划生育工作的被动局面。在工作中创造性地推行一证管多证、城区五有工作新模式,全员奖励农村已扎二女户等,尤其是财政投入600多万元,在全省率先对农村已扎二女户进行全员奖励扶助,全县近1400户农村已扎二女户受益,得到了省、市的认可和好评。到年末,实现了提升全县出生政策符合率,降低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一升三降的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取得较好成效。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全县完成造林3.0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2.5%,被列为全省林业项目实施十佳县、全省碳汇造林试点县,列入第二批省级生态县创建重点范围,被评为全市一大四小城镇绿化先进县,桃江源自然保护区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自然保护区,梅子山省级森林公园和省级桃江湿地公园顺利获得省林业厅批准,为建设省级生态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节能减排扎实推进。全县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1.05吨标准煤,同比下降4.5%,列为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完成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积极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新增耕地4498亩,被评为全省耕地保护先进县、全省新增建设用地供地率先进县,被省、市人民政府奖励用地指标300亩。
    (四)社会管理进一步加强,社会保持和谐稳定
    民生保障水平显著增强。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做到新增财力向民生倾斜,全年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投入达到3.1亿元,比上年增加近一倍 全面或超额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97项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其中,城镇就业率、4050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超额完成市里下达任务。零就业家庭安置率、社会保险和失业保险金社会发放率达100%。城乡低保标准和医疗救助水平有较大提高。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大力推进,2471名失地农民参加了养老保险,969名失地农民享受了养老生活补助。社会救助工作进一步加强。继全省社会救助工作会议在我县召开后,全市社会救助规范管理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推广了我县社会救助分类动态管理的经验做法。农村饮水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廉租房、拆迁安置房、社会福利中心等保障性住房加快推进,干部职工津补贴和住房公积金单位补助标准进一步提高,发放了高龄老人长寿补贴,社会福利事业进一步发展。中寨中心敬老院被评为全国模范敬老院。
    信访维稳和平安全南建设成效更加明显。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坚持抓好领导接访制度和实行领导包案制,群众信访呈现六降、三无喜人局面,即:来访下降、集体访下降、来信下降、联名访下降、赴省访下降、赴市访下降,并且连续五年保持了无赴京集体访、无赴京非正常上访、无赴省非正常集体访。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防与严治相结合,提高街面见警率,实施完成了天网工程,提高了技防和群防群治水平,公众安全感大幅提升。2010年度全省社会公众安全感测评中,我县公众安全感满意率为95.8%,公众安全感综合指数排全省第23位,排全市第4位,分别比上年前进29位和8位。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特别是8·2交通事故发生后,大力开展了以道路交通安全为主的安全生产集中整治,交通安全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文明交通综合指数排全省第5位、全市第2位,扭转了被动局面。我县还被市委、市政府评为2010年度全市综治工作创新先进县。同时,气象、保险、邮电、通信、科技、扶贫、审计、监察、广播电视、国防教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等各项工作也取得了新成绩。
    (五)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
   县政府机构改革、国企改革、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发展活力增强。坚持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建议56件、政协委员提案93件,办复率100%,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100%。密切联系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认真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政府工作透明度明显提高。被评为全市依法行政工作和行政复议工作先进县。扎实开展创业服务年活动取得较好成效。引进赣州银行在全南设立支行,健全了金融服务机构。召开政银企迎春联谊会和政企共谋发展座谈会,积极推进银企合作,企业融资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安排了51个招工小分队和设立了县工业园人力资源保障服务中心,累计为园区企业招工6382人。县职业高中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校企培训能力大大增强。巩固完善了行政服务中心、招投标中心、基建审计中心等平台,服务更加规范高效。制订完善并印发了《创业服务手册》、《招商引资企业收费明白卡》,进一步取消和减少行政审批事项,缩短了行政审批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建立了网上行政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开展了重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政府投资重点建设项目实施了全过程监督,政府工作更加务实廉洁高效。
各位代表,2010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的顺利实现,标志着我县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五年来,我们历经雨雪冰冻灾害、国际金融危机等困难和挑战,积极化解了发展中的不利因素,在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十一五期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全南发生了可喜变化。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2.7%。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30.8:37.9:31.3调整为21.5:44.8:33.7,二产占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6.9个百分点,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7.4%。财政总收入是2005年的3倍,年均增长2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是2005年的3.3倍,年均增长27.4%。五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46亿元,是十五时期投资总量的3.9倍,年均增长36.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1%。其中,生产总值四年翻了一番,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工业增加值三年翻了一番,固定资产投资两年翻了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五年翻了一番。
    ——过去的五年,是三化进程突飞猛进的五年。新型工业强势崛起,矿产品加工、轻纺服饰、机械电子和木竹加工等四大工业主导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37家。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2.42亿元增加到7.28亿元,年均增长24.6%,全县工业占GDP的比重由2005年的30.9%提高到41.4%,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颁发的工业崛起年度贡献奖。城镇化进程全面加快,城市建设精致大气,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县城面积由2005年的5.2平方公里扩展到7.58平方公里,人口由2005年的3万人增加到5.7万人,宜居宜业的山水园林城市魅力彰显;全县城镇化率达到43.16%,年均提高2个百分点。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壮大,农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6.5亿元增加到9.25亿元,蔬菜、果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占农业经济的比重超过60%,我县国家级高山蔬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顺利通过国家标准委考核验收,被评为全省蔬菜生产十强县。完成了762个村庄的整治,分别占全县村庄、农户的78.2%和90.9%,村庄整治覆盖面在全市保持领先位置。
    ——过去的五年,是基础设施显著改善的五年。着力实施了一批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路、水、电以及城市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成功争取并启动了大广高速全南段的建设,实现了高速公路零的突破,全南的区位优势进一步显现。实施或完成了一江两岸改造、污水处理厂、老城区油路面改造等86个城市重点工程,市政功能大为改善。
    ——过去的五年,是改革开放纵深推进的五年。深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搭建了与珠三角等沿海发达地区无缝对接平台。完成了36户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工作,启动了剩余2户农垦系统企业的转制工作,集体林权改革取得较好成效,国有资产管理、财政、投融资等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吸引了一大批较大规模的项目落户我县。五年累计利用外资19655万美元、完成外贸出口24097万美元,分别是十五时期的3.8倍和3.5倍,先后9次被评为全省外贸出口先进县、引进省外资金先进县和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强县、引进内资工作先进县。
   —— 过去的五年,是 社会事业繁荣发展 的五年 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二本以上上线人数万人比连续三年列全市前5名。完成了9所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04所村卫生所改造项目,县人民医院通过第二轮二级甲等医院评审,争取到价值2585.6万元的医疗设备社会捐赠;新建了高标准的县计生服务大楼,完成了8个乡镇计生服务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新建和改扩建9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实现全县乡镇广播电视网络联网,文化服务网络覆盖所有乡镇、行政村,群众性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新建了高标准的县体育中心,体育健身设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
    ——过去的五年,是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的五年。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是十五期末的1.3倍和1.2倍;全县金融机构存款余额是十五期末的2.62倍。城乡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积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完成了两期共300套廉租房建设,建筑面积23266平方米,解决了272户困难家庭住房问题;对566户经济困难家庭发放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工程,投资800多万元解决了5.3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居全市前列。城乡低保标准有较大提高。建立健全了10个100%救助体系,一大批困难群众得到救助,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省社会救助先进县,评为全市民政工作先进县。
    ——过去的五年,是生态保护成效明显的五年。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达到省下达的控制目标,先后被评为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先进县和全省首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县,每年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一大四小工程造林绿化任务,全县森林覆盖率、过境水质、生态环境指数均居全省前列,生态环境指数达88.88,列全省第六位。
    ——过去的五年,是社会保持和谐平安的五年。信访工作深入扎实,多次被评为全省、全市信访工作先进县。实施了天网工程,组建了治安联防大队,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扎实推进和谐平安创建活动,人民内部矛盾和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健全。深入开展严打专项整治斗争,群众安全感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全省平安县、全市和谐平安建设先进县、全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全市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先进县和全市综治工作创新先进县。
   可以说,十一五时期是全南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全南跻身首届全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百强县(市)、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和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特色示范县200强行列。经过五年的努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市委、市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县政协监督与支持的结果,是全县人民团结拼搏、努力奋斗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和帮助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武警官兵、公安干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小,经济结构单一,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脆弱;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多,发展后劲不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还不高,现代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征地拆迁难、中小企业融资难、企业招工难等难点问题仍然突出;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一些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得还不够好,等等。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十二五发展展望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根据县委的总体部署,十二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进程,纵深推进实力全南、活力全南、魅力全南、和谐全南建设,着力打造赣粤边际最适宜人居和创业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努力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新跨越。
提交这次大会审议的《全南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为全南未来五年的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未来五年,将是全南经济社会大发展、大变化、大跨越的五年,将实现四新五翻番。
    ——实力全南迈上新台阶。全县经济发展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实现 五翻番,即:县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达到56.5亿元,实现翻一番;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达到7.6亿元,实现翻一番;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达到4亿元,实现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5%,达到39亿元,实现翻一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达到16亿元,实现翻一番。同时,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12:50:38;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均增长10%以上。
    ——活力全南增添新动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纵深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政府职能加快转变,政府公信力进一步提高。扎实推进机关效能建设,行政效率显著提升。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实现与珠三角的无缝对接,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大开放格局进一步形成。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实际利用外资年均增长10%,达到6600万美元;出口总额年均增长15%,达到11800万美元。推进全民创业取得新进展,民营经济占县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魅力全南展现新面貌。城市规划的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各项建设更加精致大气。五大组团建设全面推进,城市文化内涵更加丰富,整体品位显著提升。建设最适宜人居和创业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基本实现。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成功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园林城市、文明城市。统筹城乡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全县城镇化率提高到50%。
    ——和谐全南呈现新局面。民生状况明显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明显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83%以上,过境水质保持国家三类水质标准以上。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继续下降,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教育、科技、文化、广电、卫生等事业明显进步,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良好,和谐平安全南建设取得新成效。
实现十二五规划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我们必须注重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原则:
    一是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尤其要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落实发展举措,加快发展速度。要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支撑加快发展,通过抓项目、兴产业、强平台,实现发展规模、发展层次和发展水平的新提升。
    二是必须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和集约化发展道路,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突出发展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着力培育新兴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
    三是必须以改革开放为主动力。改革开放是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法宝。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型的根本动力,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要深入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加快承接产业转移步伐。要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四是必须以改善民生为主任务。推进科学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最终落脚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把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体现在富民、惠民、安民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五是必须以实现四个全南为主目标。实践证明,四个全南建设目标是实现全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正确抉择。要始终把建设富有实力、充满活力、彰显魅力、和谐平安的新全南作为发展的主目标,全面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上新台阶。
    三、2011年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建党90周年,做好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加快发展,推动转型发展,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大力实施对接珠三角,建设新全南发展战略,着力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强工、城镇建设、现代农业、改革创新、改善民生、生态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等八个重点,加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进程,纵深推进 四个全南 建设,着力把全南打造成为赣粤边际最适宜人居和创业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提速、提质、提效,为实施十二五 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2011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30.64亿元,增长13%;财政总收入达到3.92亿元,增长18.0%,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3亿元,增长1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13亿元,增长3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低于4.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28亿元,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80元,增长10.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650元,增长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8‰以内。全县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9%,万元工业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7%,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1%。
    今年重点办好群众关注的十件实事:1. 扩建第三小学,新建第四小学;2.启动县城公办幼儿园建设;3.完成桃江湿地公园建设工程;4.兴建县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5. 兴建老体育场标志性建筑;6.启动省道S327寻茅线树坳-含水桥全南县城绕城公路建设;7.实施农田灌溉节水改造工程;8.启动新市民公寓建设;9. 实施城区排水管网建设工程;10. 实施龙源坝防洪堤工程。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大力实施投资拉动战略,狠抓项目增投入
项目工作是经济工作的总抓手,是加快发展的总引擎。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后劲。今天的大项目,就是明天的加速度、爆发力。今后,我们要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谋划重大项目、推进重大项目上来。
    积极向上争取一批项目。加强研究和关注国家和省、市的投资导向,抓住投资重点向民生工程、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保、节能减排和技改等六大领域倾斜的机遇,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和资金。今年要重点争取绕城公路、昌吉赣客运专线向南延伸途经全南、中央苏区县、首批全省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改革试点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等一批较大项目。力争年内向上争取资金6亿元,增长10%。
    积极推进一批项目。今年初步安排重点工程38个,其中新建25个,续建13个。加快推进梅子山公园改造、第四期拆迁安置房、行政中心建设工程、二中桥至含水桥南岸景观工程、垃圾卫生填埋场工程、220千伏五光输变电工程、县人民医院和县公安消防大队搬迁工程、黄龙大桥至工业园二区道路建设工程、全吊线汶坑桥至吊兰寨改造工程等续建项目。同时,加快启动一江两岸北岸解放桥以上老城区改造工程、城区排水管网、龙源坝防洪堤等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努力扩大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引导民间投资向产业功能区集聚,进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保障性住房、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娱乐、社会保障等领域,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较高增长势头。
    切实加强项目建设服务保障工作。加强项目立项、审批等关键环节的服务保障,尤其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有效地解决征地拆迁、土地供应、项目融资等瓶颈制约,加快项目建设速度。进一步完善重点工程调度制度,实行挂点领导半月一调度、分管重点工程领导每月一调度、主要领导两月一调度,大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对项目责任单位的督查和问责力度,形成上下合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高效运行机制。
    (二)全力推进招商强工战略,促进工业经济强劲提速
   工业是推动经济加快发展的关键,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要积极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强化招商选资,引进一批带动力强、拉动力大的工业项目。探索建立招商引资项目专家咨询论证会议制度,对引进的项目,召开专家咨询论证会分析论证,重点选择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带动力强、影响力大的可持续发展企业进驻我县。完善措施,加强考核,提高大项目招商队驻点招商及专业小分队定点招商的效率。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机械制造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我县资源优势,突出抓好钨、稀土、氟化工三大优势产业招商,争取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的大项目。完善招商引资项目领导挂点、部门跟踪服务责任制,加大对在谈和意向项目的跟进力度,提高项目签约率、履约率、开工率和投产率。全年力争完成引进县外资金16.73亿元,增长8.0%,实际利用外资4550万美元,增长10.0%,出口额达到6450万美元,增长8.0%。
    大力推进项目建设,竣工验收一批项目。继续实行一名挂点县领导、一个服务责任单位、一张推进计划表制度,加大对在建项目的调度和服务力度,今年要积极推进声美电子、韬略运动器材一期、新星化工、晶环氧化锆等22个工业项目竣工验收,形成现实生产力,不断提升我县工业经济总量。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47户。完成工业增加值8.8亿元,增长25%;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8亿元,增长26%;实现利税4亿元,增长20%。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10户以上。
    加大帮扶力度,培植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深入开展重点企业县领导和责任单位挂点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县工业园区服务站、人力资源保障服务中心、城市社区、乡镇行政服务中心等各类服务平台的功能,着力帮助企业解决用工、用水、用电、融资等难题,帮扶重点企业抢抓机遇,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大力扶持发展晶环科技、新资源稀土、华星氟化学为主的矿产品深加工业。继续打造以合隆制衣、明扬服装为龙头的轻纺服饰业。巩固和扶持好百得、杰友电子等为龙头的机械电子业。着力培育盛达钢材、富鑫材料等一批新型建材业。继续扶持高峰木业和华云竹业为主的木竹加工业。
    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抓好吕屋片、松山片工业园区建设,扩大园区规模。实施黄龙大桥至工业二园道路建设工程和百得火机厂—黄龙大桥—工业大道沿途两侧路灯安装工程,建设100套新市民公寓,加强园区的道路、住宿、教育、医疗、金融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的配套功能,解决企业用工难题。大力优化园区发展软环境,打造人性化企业服务机制。做好入园企业及其项目的所有审批、核准、环评手续的全程服务,进一步提高办事效率。
    依托现有资源,着力打造稀土深加工、氟盐化工和运动器材三大生产基地。积极推进华星公司二期年产4万吨精酸干法氟化铝、2500吨电子级高纯氢氟酸、300吨六氟磷酸锂在建项目,加快推进新星化工冶金材料(深圳)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氟钛酸钾、氟硼酸钾及轻合金材料生产项目,打造好氟盐化工材料生产基地。尽快实施晶环科技投资1.6亿元的年产5000吨高纯度氧化锆项目,推进新资源稀土公司拥有自主开发能力的系统三基色荧光粉与钇基陶瓷色釉生产线达标生产,打造以稀土为主的新材料生产基地。全力推进韬略运动器材年产420万只运动头盔项目,积极拓展运动器材产业链,做大运动头盔生产基地。
    (三)着力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推进五大组团建设,做精做美县城。围绕建设赣粤边际适宜人居和创业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目标,坚持规划先行、以人为本、精致大气等理念,在继续实施四个一工程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五大组团建设,即:建设行政中心组团,完善一江两岸组团,开发改造梅子山森林公园组团,加快天龙山组团的开发建设,高标准建设南迳温泉度假村组团。全面完成五大组团规划编制,加快推进行政中心、佛岭公园、老体育场标志性建筑、桃江河音乐喷泉、一江两岸雕塑安装等一批城市精品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
    大力推进三城联创活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深入推进 三城联创工作,力争今年成功创建成为省级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和市级文明城市。坚持依法依规,严管重罚,加强城市管理。推进城市数字化工程建设,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严格落实市容环境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彻底整治 脏、乱、差现象。实施背街面非主干道街巷路灯增设和路面平整工程,提高市民夜间出行安全度。加强城市社区建设,提高社区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强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建设1个老城区示范小区、2个新城区示范小区。实施县城老车站东路与寻茅线(含水转盘至全兆线路口段)改造和南海转盘、二小转盘、含水转盘改造,改善县城交通环境。深入开展建文明城,做文明人主题系列活动和知恩、感恩、报恩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市民文明意识。严格规划管理,依法严厉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实现市容市貌、交通秩序、基础设施、卫生环境等方面有新变化。
    加快中心镇建设,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力。以圩镇改造为突破口,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继续大力推进南迳、陂头两个中心小城镇建设,重点抓好陂头镇往县城路段公路改道、黄田江河堤建设和南迳镇广场建设,努力构建县城—中心小城镇—小城镇城镇体系,增强小城镇的辐射带动作用,使其成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城镇化率力争达到45.16%。
    发展城市经济,繁荣第三产业。加快推进城市现代服务业,以县城为中心,加快商贸物流、旅游休闲、金融服务、信息中介等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城市经济内生动力。加快新城集贸市场等大型购物商场、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建设。以建设大广高速为契机,大力发展仓储物流业。
    (四)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
    进一步做强做大蔬菜、果业和芳香产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抓好高山蔬菜、晚熟脐橙、畜牧水产、芳香苗木、油茶等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壮大产业规模,促进农民增收。进一步完善全南县国家级高山蔬菜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每个乡镇建好一个百亩以上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力争2011年全县商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增长2.6%,新增大棚蔬菜面积300亩,努力把全南建设成为粤港澳及赣州市场的蔬菜供应基地。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项目发展资金,创建县柑橘标准示范园。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南迳、中寨晚熟脐橙千亩基地的开发,力争2011年新开发果园3000亩。
    积极抓好新农村综合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集中投向县城及周边镇建设。全面提升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统筹人、财、物资源,重点建设一个新农村建设综合示范区。今年基本完成全县第一轮村庄整治任务,每个乡(镇)新建一个新户型示范点。建立村镇卫生保洁长效管理制度,确保人员、经费和工作措施落实到位。在各乡镇兴建科技环保型垃圾焚烧炉,完善垃圾处理配套设施。全县中小学校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卫生保洁工作达标,打造一批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新村。深入开展文化庭院、特色文化新村创建活动,塑造农村新风貌。
    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财政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农田灌溉节水工程建设。积极引导农民筹资投劳,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其他七小工程。实施龙源坝镇防洪堤、灌燕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和以木金、黄埠、秋湖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农业综合开发县土地治理。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生产,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强以整村推进、产业扶贫、社会扶贫为重点的扶贫开发力度,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水平。
    健全统筹城乡发展机制,切实推进农村改革。大力发展
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促进南迳合众蔬菜、现代牧业、高峰公司等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有机结合,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机制,让农民从产业化经营中得到更多的实惠,力争2011年我县农产品商品率达到70%,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农户50%以上。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整治,促进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确保土地开发项目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项目年内顺利竣工验收。鼓励农民以转包、转让、出租等多种形式流转土地,力争2011年完成土地流转1万亩。制订完善相关政策措施,科学有序地推进引农进城,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五)着力推进改革创新,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和动力
    稳步推进乡镇机构改革。按照中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深化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整合事业站所,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完成非工口七个系统国企改革工作。稳步推进茅山林场、长城集团2个农垦企业的转制工作,打好国有集体企业改革攻坚战。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和具体指导,制定完善改革方案,确保3月底前全面完成转制任务。
    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重点治庸、治懒、治满、治散、治慢。严格执行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实行一次性告知制和限时办结制,拓宽网上行政审批和行政监察范围,确保三个至少缩减30%落实到位,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严厉打击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加大对乱作为、不作为、慢作为行为的问责力度,严肃查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效能案件,依法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着力破解融资难问题。充分发挥城
投公司作用,加强政府投资管理,建立固定资产投资节能评估制度,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效益。加强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探索建立企业上市工作机制,积极培育和帮助高峰公司等有条件的企业进入上市程序,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建设用地规划布局,确保用地向重点产业和重大项目倾斜。
    (六)大力推进省级生态县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大力开展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十项创建活动。大力开展森林街道、森林通道、森林园区、森林单位、森林小区、森林校园、森林营区、森林乡镇、森林村庄、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十项创建活动,完成今冬明春造林2.6万亩任务。重点抓好省道金龙镇树坳至县城、金龙大道精品路段、全吊线县城至陂头镇路段42公里森林通道的提升打造,及龙小线县城至茅山41公里、南大线、县城至高峰工业园路段的通道绿化工程。做好城区主干道、工业园区、机关庭院和中小学校绿化,以及乡(圩)镇绿化、村庄绿化,主要通道两侧可视范围的荒山荒地、火烧迹地全面绿化,着力打造绿化精品。结合林业产业发展,打造一批桂花村、竹柏村、罗汉松村、含笑村等特色村庄。加大主要通道沿线封山育林力度,抓好长防林、珠防林、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等工程建设,加大乡土阔叶树补植力度,改善林貌林相,提高森林质量。
    大力推进两县两园一区建设。即按规划大力推进省级生态县、全省首批循环经济试点县、梅子山省级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桃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彰显全南的生态特色。将丰富的绿色生态资源和实施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把全南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把全南的绿水青山变成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和最大的品牌。
    积极发展低碳、循环经济。巩固省级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成果,继续开展污染源普查动态更新调查,在做好主要污染物减排的同时,在重点企业中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工程。加快淘汰消耗高、污染重、技术落后的工艺设备,加快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严格执行重点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加强高耗能行业节能管理。推动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加大电、水、油、办公用品的节约力度,在全社会形成重视生态、重视环保、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氛围。
    (七)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保障和改善民生
    继续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大新增财力对民生和社会事业的保障力度,着力解决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除全面完成市里下达我县的民生工程指标任务外,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继续提高农村已扎二女户生活补贴水平,由夫妻双方每人每月10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150元。 二是扩大高龄长寿老人生活补贴范围。对年满80周岁至84周岁的老人给予每人每月50元的生活补贴。 三是全面实行全民遗体免费火化,原定2012年实行提前一年到位。 四是提高津补贴标准,改善乡镇干部生活待遇。 五是推进卫生系统体制改革。 六是扩建第三小学,新建第四小学,启动公办幼儿园建设,做强全南中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教育、体育工作各项指标在全市前移。结合解决招工难问题,提升职业中学办学水平。 七是结合全民健身运动,加快羽毛球馆、游泳馆、县影剧院等体育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八是加强廉租房建设力度,新建252套、1.53万平方米廉租住房,提高住房保障能力。
    扎实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坚持抓基础,攻难点,狠抓四术,强化城区和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强化社会抚养费征缴,严厉打击两非案件,严厉查处党员干部、公职人员违法生育案件,坚持一票否决和责任追溯制度,坚持五个不动摇,保持高压态势,稳定低生育水平。建立健全计划生育工作利益导向机制,全面落实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政策,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积极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县。广泛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营造贯彻执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良好氛围。
    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和城区学校布局。推进县人民医院整体迁建项目,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医疗综合服务水平。完成5个综合文化站的文化活动设施器材和信息共享工程设备配置,建成18个村级共享工程基层点,新建30家农家书屋。加强文化市场监管,促进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大力推进本地广播电视节目进村入户,实施村村通、数字广播电视改造,做好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及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工程,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科普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宣传教育,破除封建迷信,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加强城乡体育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此外,继续做好国防教育、外事侨务、民族宗教、防震减灾、人防、科技、扶贫、统计、审计、物价、气象、档案、对台、史志、保险、邮电、通信等工作。
    (八)创新社会管理模式,建设和谐平安全南
社会和谐稳定是加快发展的首要前提,要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摆到重要位置,着力解决社会管理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及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
    结合三送活动做好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积极推动
干部下基层入户(企)听诉,深入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活动,着力为基层、企业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坚持行之有效的领导接访、包案制度,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围绕林权纠纷、涉法涉诉、医患纠纷等重点领域建立专业性调解组织,形成第三方调解机制,积极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切实把影响社会稳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和技防设施建设,加强对城区重点部位、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实行实时监控和巡逻防控。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强化重点人员管控。深化严打专项斗争,集中整治社会治安重点地区和部位,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行为,清除社会黑恶势力和黄、赌、毒行为,进一步提高公众安全感。强化矿业秩序监管,加大矿业秩序整治,坚决打击非法采矿活动。推进基层综治维稳力量建设,深化平安创建。大力开展综治宣传,加强互联网管理,建立舆情监测和研判机制,牢牢掌握舆论导向主动权。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完善公共安全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以及社会安全事件。突出抓好矿山、道路交通、建筑施工、森林和城乡防火安全。坚持每月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加强调度,加强日常安全监管,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加大安全社区创建力度,开展好安全宣传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全民安全意识。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考核。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纳入平安建设目标考核体系。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各部门工作任务和责任,并对各项工作进展情况实行督导通报制度,与年度评先直接挂钩,着力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形势、新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创新意识、服务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执行能力和攻坚克难能力,切实实现、维护和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执政为民,着力增强公共服务能力。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争当学习型干部活动,不断优化机关干部知识结构,建设学习型政府。大力推进政府管理创新,破解征地拆迁、项目融资、新兴产业培育等重点难点问题,不断增强政府工作行政效能,提升服务水平。大力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完善政府网站建设,提升政务公开水平。完善县长信箱、网上信访处理机制,畅通政情民意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县、乡行政服务中心和村级便民服务站作用,切实履行服务承诺,真正做到高效便民。      
    坚持规范管理,着力增强依法行政能力。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自觉坚持党的领导,认真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大力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依法保护妇女、儿童、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民法律素质。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坚持勤政廉洁,着力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强监督检查,确保责任制落到实处。全面贯彻落实《廉政准则》各项规定,加强对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和制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查处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落实重点建设项目全过程监督和双公示制,加强对工程建设招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行政许可等重点部位、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监督管理,注重从源头上防止腐败。深入推动节约型机关建设,倡导艰苦奋斗,厉行勤俭节约,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综合运用审计监督、财政监督、行政监察等监督手段,促进廉政建设。
   各位代表,十二五和今年的目标任务已经明确,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拼搏,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扎实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为开创我县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