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怀版 无障碍 无障碍

您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法定主动公开 > 重点领域 > 三大攻坚战 > 污染防治(环境保护)

江西全南:“四个抓”持续巩固深化党建工作

访问量:

江西全南:“四个抓”持续巩固深化党建工作

2022年以来,全南生态环境局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二十大精神,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全过程,着力建设生态环境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一、抓理论武装,强化思想引领之力。一是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深入贯彻落实党组中心组和主题党日制度,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组会、党支部“三会一课”、干部党员教育培训的固定“第一议题”。今年以来开展党组理论学习14次,主题党日学习12次。二是用好平台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用好用活“学习强国”“江西干部网络学院”等网络学习平台;从第二季度开始有序安排业务骨干讲课活动,6名不同业务骨干分别讲解不同业务知识,进一步激发干部职工学习热情;持续开展“党课开讲了”活动,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4次三是抓好党员先锋模范带动作用。开展“党员先锋岗”、“示范标兵”“示范股室”评选,激发党员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展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风貌,打造党员队伍建设的新品牌。

(二)抓模范机关建设,夯实战斗堡垒之基。一是完善审批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开展入企送服务活动。缩减审批时间,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审批时间均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对县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开展上门送服务,企业入驻、立项,产业政策、选址等方面的难题,今年办理环评审批项目服务21个。同时聚焦优化营商环境,组织机关各股室定期开展办事流程“大体验”活动,摸清工作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二是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机制,开展服务群众行动。持续开展“三听两问摸实情、一张清单办实事”“连心连情促振兴”等活动,同时通过在单位和挂点村设立征求意见箱,广泛收集群众意见诉求,并及时有效梳理确定一批为民办实事事项,目前共解决人民群众问题和诉求66件,办群众办理实事7三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提升攻坚战,开展美丽全南建设服务行动。以持续改善和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发挥县环委会统筹调度作用,打好新“八大标志性战役”,推进新“30个专项行动”强化生态环境监管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提高环境治理水平。同时发挥美丽全南建设行动“一办五组”作用,服务五大行动重点工作。2022年,城区PM2.5平均浓度为15μg/m³,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排全省第14,全市第4名,同比下降16.7%,空气优良率为98.3%;全县2个过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标准及以上,达标率100%;县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土壤环境风险安全可控,未发生土壤污染环境事故,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三)抓意识形态工作,筑牢严密阵地防线。是强化职责担当意识。赣州市全南生态环境局党组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认真履行意识形态工作主体责任,全力落实党组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领导班子成员的“一岗双责”,并把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重要议事日程。今年,召开2次专题会议,党组书记2次听取分管领导汇报分管领域意识形态工作。二是加强宣传阵地建设。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主动权。对于确定需要对外发布的内容,始终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凡上报的信息,均需经供稿股室负责人及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签发后方能报送,重要敏感性事件由一把手签字把关,全部信息实行三审三校制度,全年未出现违背主流意识形态的内容。是加强宣传发动力度。建立健全宣传报道高效运转机制,积极营造全局上下团结一心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进一步扩大我局对外影响力,促进全局宣传信息再上新台阶,今年我局共上稿104篇。今年第三季度以来,我局在省市上稿率明显上升,下半年上稿量比上半年上稿量增长31.11%。同时在六五世界环境日时联合社区开展“共建清洁美丽世界”暨美丽全南建设主题活动,活动中开展环境日主题宣讲及卫生整治,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生态环境的参与度。

(四)抓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生态环境。一是开展警示警醒教育。2022年围绕本系统发生的真实事件,开展2次警示教育会。两次警示教育活动期间,共收到心得体会等相关材料70余篇,查摆30余个问题并制定相应整改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干部对党风廉政重要性的认识。二是开展岗位风险排查。对局机关内设7个股室、2个单位深入开展岗位风险点、风险源排查,并制定了风险源台账,对各岗位风险源、表现形式、防范措施一一进行了明确。排查出共性风险源2个,个性风险点28个。并采取公开方式将岗位风险张贴在各办公室门口,接受群众和服务对象监督。三是开展廉政建设谈话。适时找干部进行廉政谈话,了解干部相关情况,提醒干部时刻保持敬畏之心,2022年开展谈话20余次;同时织密“八小时外”监督网,通过“逐级访”模式,开展政治家访活动,深入每位干部家中送温暖、访实情、听意见,把监督管理与政治关怀相结合,以关心关爱激励担当作为,以教育引导构筑廉洁壁垒。